看来以后吃饭前拍照验毒还是蛮必要的!国外这名男子钓到一条鱼准备做午餐,还好发照片救了自己一命。。。

来源: 上海旅游 | 时间:2016-11-25



以后吃饭的时候再也不要嫌弃人家先拍照啦,也许能帮到自己也说不定。估计这名岛国小哥的事迹流传开后,朋友圈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全是吃的。




最近,一位热爱钓鱼的日本网友ならティガ(Narathiga)在大雨之中出海钓鱼,接近中午的时候正好钓到一条鱼可以当午餐吃,不过在吃之前他决定先拍照上传Twitter当作纪念。



“钓到一条很大的剥皮鱼了!马上要做生鱼片啰!!!”


日本人喜欢将剥皮鱼(カワハギ)做成生鱼片,内行吃法是将肝脏混酱油做成肝酱油(キモ醤油)直接沾生鱼片食用。



不过,眼尖的网友发现,这位老兄钓的鱼并不是剥皮鱼,而是内脏有剧毒的拟态革鲀(ソウシハギ),其毒性是河豚的五十倍。


网友赶紧劝他“内脏有毒不要吃!”




可是这位网友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再也没有回复,这让大家十分担心。


直到晚上7点,他终于出现了:

“手机没讯号又没电让大家担心真不好意思,当时看到回应已经把毒鱼放生了!”



完了还感叹一下:这条鱼真的很大……



小科普


 剥皮鱼

分布于朝鲜、日本、印度洋非洲东岸以及中国东海、黄海、上海地区见于长江口等海域,属于外海近底层鱼类。其常生活于栖息水深50-12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烟台。


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



❂ 拟态革鲀

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到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南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海域等,属于暖水性鱼类。其常生活于在热带海区的海藻间觅食。


体型较其他单棘鲀瘦长,呈椭圆形,头高约略等鱼体高,成鱼体色以暗灰色为底,身上散布着许多黑色小斑点集许多不规则的蓝纹;尾鳍长且末端呈圆弧形,背鳍两个,第二背鳍棘退化埋于皮下,背鳍鳍条45-47枚、臀鳍鳍条46-49枚。幼鱼体色则以金黄色为底,身上有许多橘色块斑,其上并有许多小黑斑,尾鳍上亦有些小黑斑。 身体粗糙,被小鳞片,体长可达100厘米。


拟态革鲀的内脏有剧毒,其毒性超过河豚50倍以上。不可食用。如果摄取拟态革鲀的毒素,将可能出现剧痛、呼吸困难、麻痹以及痉挛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在十个个小时到几天内死亡



接着中国网友开始脑洞大开:原来手机还有验毒的功能!可见吃饭前拍照分享是多么重要~


公众号相关信息

上海旅游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