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旅游市场应该如何细化深耕?
来源: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 时间:2016-12-15
来源: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 时间:2016-12-15
我国老年市场很大,60岁以上老年人约2.2亿,占总人口的16%,相当于几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老年旅游是一个现实市场,50后、60后人群的相继退休,让这个市场的消费理念快速变化,出游比例在快速提升;老年市场开发是初步的,可开发的潜力很大,只要做针对性的市场开发,就会有较丰厚的回报。
开发好老年旅游市场,重点应在细化深耕上做文章。应积极倡导和推动老年产品分等分级工作。这是引导市场选择、区别产品良莠、增加服务针对性的必要之举,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大旅行社在这方面应做积极的探索,本着先易后难、质价相符、引领选择的思路,循序渐进地进行尝试。
老年旅游市场很大、层次很多,仅从行动方便程度上,便可划分三四个层次。从出游愿望、选择喜好、经济实力等方面,也可以进行市场细分。
老年人不愿外出旅游,觉得旅游太累太赶,一是体力和精力的客观情况,二是选择不到合适的旅游产品。要想做好老年旅游市场,让老年人青睐这种旅游产品,就必须首先细分细化市场,不能一种产品打天下。如刚退休的、精力和实力都好的老年人,多愿选择自助游、自驾游,不愿随团跑,最需要的是旅游资讯、住宿预订或组团自驾等;热衷于健身、舞蹈、歌咏等集体活动的老年人,乐于一起外出参赛、表演和交流,并顺便游览名山大川、知名景点,若能在异地组织集体活动+旅游的产品,即使总体报价不便宜,也会受到他们的喜爱;有知青、兵团、三线工作经历的老年人,对故地游大多一往情深,若有意开发故地+周边游的旅游产品,也一定会有较好的市场反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休闲或反季节生活成为一些老年人的定时选择,有的冬季选择去南方,有的暑期选择到海滨或北方,如何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异地休闲,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庞大市场。
老年旅游应该实行分等分级,既有利于市场识别和销售宣传,也有利于引领老年产品开发。人们偶尔看到一些报道,说某某旅行社拒绝老年人报名参团,或对参团老人额外加价,管理部门被迫出面干涉和纠正。这类案例,表面看是对老年人有所歧视,实则反映了组团者与参团者的期望偏差,深层次问题是旅游产品缺乏针对性。没有旅游产品的分级分等,就难免会出现市场错位。
我国老龄化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老年旅游产品开发正在逐步探索,应积极倡导和推动老年产品分等分级工作。这是引导市场选择、区别产品良莠、增加服务针对性的必要之举,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大旅行社在这方面应做积极的探索,本着先易后难、质价相符、引领选择的思路,循序渐进地进行尝试。这类产品只要有鲜明的市场细分和质价相符的服务保证,就一定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今年初,我收到作家毕淑敏签名的新书《非洲三万里》游记,该书记述了她乘坐“非洲之傲”火车旅行的见闻和感触,既是号称“史诗般的旅行”,也是世界上最奢华的旅游,每天开销近800美元。由于这项旅游产品服务精细,受到了很多老年人的青睐,车上最大年龄的是一位87岁、到过113个国家的老先生,还有先后乘坐该专列7次的一位德国老太太。
老年旅游产品的分等分级,既要考虑年龄、健康、脚力等因素,也要考虑项目、服务和价格,通过明确的划分等级,可以使人对产品所要求的消费者身体状况、旅行社提供的配套服务一目了然。即使乘坐同一艘邮轮,旅游产品也可以根据身体条件划分不同的等级,如参加邮轮上面的项目多少,靠港后的陆上活动多少,是否需要派人陪护、轮椅服务等。当然,这些服务不应是无偿的,应该按质论价、按项目选择论价,只要在服务上确有保障,就能吸引有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报团出游。
解决老年人出游的瓶颈制约,一在提升旅游消费意识,二在加强针对性的服务,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老年人出游比例就会提高,出游半径就会越来越大。
解决出游开始的和最后的一公里。这是撬动该市场的敲门砖。不少老年人信奉“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通常愁于人生地不熟,期望出游后的一切都有人带领或代劳。因此,出门有无人接、回来有无人送,成为影响出游选择的不可忽略的因素。近年来,日常生活中这类案例越来越多,例如:北京一些社区为了考核达标,每月组织社区居民免费乘车到大型企业、体育中心和休闲场所参观;一些房地产企业为了推销积压房产,专门准备了接人看房的专车;甚至一些“黑旅行社”为招徕更多客人,也对入住市内各宾馆的游客提供上门接客服务。因此,出行接送应该是老年旅游服务的必备项目。
加强旅游咨询、旅游体验、旅游维权。老年人经济来源比较单一,选择出游非常谨慎,旅行社企业应该重视咨询、加强咨询,做好解疑释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可以让老年人通过观看录像资料,对即将启动的旅游行程有个预先了解,搞清楚旅行中会观赏什么、旅行节奏如何、食宿标准怎样、能够享受哪些服务,起到一个预知和提示作用。可以通过积极受理老年人的旅游维权,解决旅游行程中的一些问题,赢得一些好的口碑。
加强旅游行程中的针对性服务。一是控制户外运动量。旅游行进节奏要舒缓,登高下坡幅度要适当,每日运动总量要控制,避免太急太快或超大运动量。二是保障较好的食宿条件。如供应热水、较软的饭菜,适当的油盐(或忌食油盐辛辣),较短的时间内能找到卫生间,居所保持相对安静。三是照顾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这在老年旅游中是很常见的。照顾和保障的程度越高,老年人出游的比重就越大。可以参考医院聘用护工、民航对老弱病人提供轮椅服务、火车站聘用小红帽搬运行李等做法,雇用有经验的人员进行陪护陪游,解决部分老人行动不便的问题。四是解决医疗急救问题。针对老人较易生病的问题,可根据游程远近预先选择一些医院,作为应急医疗救护的服务保障。
无论是在北京街头,还是在江南古镇,我们常能看到正在观光的外国老年旅游团,他们不远数千里来到中国,苍颜皓首,步履蹒跚,有的甚至坐在轮椅上。这种现象很少出现在中国旅游团里,即使不容易地看到一次,也多半是家里人推着爷爷奶奶逛公园,而极少远涉重洋出国旅游。最基本的原因是老年人的出游意识还不够强烈,这一市场还有待很好地培育和挖掘。
其一,大力宣传老年旅游。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老年旅游,从3年前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到最近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都对加快发展老年旅游提出了明确要求。老年旅游已经成为消除老年人孤独、“老有所乐”、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鼓励老年人参与旅游,饱览大好河山,让夕阳红更加绚烂,应该作为老龄委、中宣部、文明办、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大力倡导老年旅游,增强老年群体的出游意识,推动老年旅游市场的发育。
其二,积极倡导家庭助游。老年人愿不愿意出游,与家庭子女的态度密切相关。要弘扬孝老敬亲的优良传统,把鼓励老人出游、陪伴老人出游、孝敬老人出游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家庭新风尚。有条件和经济实力的子女,应尽量在老人寿诞、重阳节、节假日陪伴出游,或为其买单报名参团外出旅游;没有条件的子女,应积极鼓励老人与社区居民、亲朋好友结伴旅游。
其三,鼓励企业让利老年旅游。企业是开发老年旅游的市场主体,只有积极培育和引导市场,才能在市场成熟中不断收益。可以依托居委会、老年协会、自娱自乐组织等,切实加强与老年群体的联系,如同程网在苏州等城市组织了“百旅会”的若干活动,以每日定时发送微信维系与社区老人的联系;应加大针对老年市场的宣传和营销,可以通过社区广告栏、分众媒体、自媒体,让老年旅游的理念、信息、产品走近亿万老年人;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鼓励老年人出游切实创造条件,如落实景点景区对老人免票,对重阳等重要节日陪伴老人出游的也应给予免票优惠,对有老人参加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参团者给予优惠,逐步开发“+老人”的旅游产品系列。(作者单位:中国旅游报社)
原题:《老年旅游市场宜细化深耕》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