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陵水|黎族文化·钻木取火

来源: 海南陵水旅游 | 时间:2016-12-19



钻木取火作为黎族一项古老的野外生存技艺,因其独具的考古学和历史学价值,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主要分布在陵水、三亚、五指山、东方等黎族集聚区

黎族钻木取火方法有三种:一是手钻取火方法,用比较软的山麻木砍制。钻木取火时,一般制作工具钻竿长度30至60厘米左右,直径为1.6至2厘米,钻竿头略尖,钻火板长度为30至40厘米,厚2至3厘米,径宽3厘米。

二是拉弓钻木取火方法,钻竿长度30至60厘米左右,钻竿上端套入径口宽度3厘米竹筒,竹筒长度12厘米,钻木取火时,将弓绳线交叉置钻竿身径上,左手握住竿上端竹筒,右手拉弓转动,即可钻木取火。


三是双人拉绳钻木取火方法,首先在直径2厘米的钻竿上端挖成十字穿孔麻绳小洞,将绳线上下孔洞穿两条80厘米长线打结,形成4条拉绳线,并缠在钻竿身径上形状为“S”型,由一人蹲着用左脚踩钻火板的一端,然后两人面对面用双手各拉2条绳,成“八”字型绳线,重心平衡力向钻竿下端压拉绳线,钻木取火是由钻竿在钻火板的小穴内来回高速转动,摩擦产生高温的木屑,将高温的木屑倒入底层的草绒上,轻轻地用嘴吹气助燃物,火苗产生。

取火时也非常讲究技巧,并不是光靠蛮力就可以钻出火来,刚刚发生火星时是看不见的,为了使看不见的火星变成旺盛的火焰必须有一种媒介物,即用易燃的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等引燃,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输氧,才能产生火点,当引燃物冒烟时,便迅速将之拿起来吹风助燃,从而引出火来,从而达到取火的目的。


钻木取火是黎族先民在原始社会的一项重要发现,它不仅改变了黎族祖的生存状态,而且促进了黎族社会的发展。恩格斯就曾说“摩擦取火的发明,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胜利’,甚至可以把这种发明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今日黎族钻木取火的作用在逐渐地减弱,如今懂得钻木取火技艺的黎族人越来越少。且黎族钻木取火中所用的媒介物,即易燃的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等引燃,都是有机物,因年代久远,不易保存,现在在各种考古发掘中都很难发现,这对我们研究黎族钻木取火文化带来了许多阻碍。


更何况,黎族钻木取火中用到的钻木板、钻竿或弓木等文物,本身不会说话,是一种死化石,单凭这些资料很难说清楚黎族钻木取火的来龙去脉,因此,亟待我们采取措施予以抢救和保护黎族钻木取火,这对我们传承、研究黎族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期编辑:晓晓

来稿请发邮箱:yinxianglingshui@163.com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公众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