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附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图录)
来源: 四川生态旅游全搜索 | 时间:2016-12-01
来源: 四川生态旅游全搜索 | 时间:2016-12-01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 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并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及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水利风景区等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见附表),基本涵盖了山地、森林、草原、湿地、 海洋、荒漠以及人文生态等 7 大类型。国内生态旅游的需求爆发性增长。但同时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体上我国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偏低,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旧突出。
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分段提出两个目标,一是到2020年,一批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基本建成,我国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二是到2025年,我国以生态旅游协作区、目的地、线路和风景道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基本确立,成为世界生态旅游强国。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分为八个片区,分别是东北平原漫岗生态旅游片区、黄河中下游生态旅游片区、北方荒漠与草原生态旅游片区、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片区、长江上中游生态旅游片区、东部平原丘陵生态旅游片、珠江流域生态旅游片、海洋海岛生态旅游片区。
1、东北平原漫岗生态旅游片区
本片区包括大生态区域。总面积约126万平方公里,涉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丘陵森林,三江平原和东北平原湿地,东北平原西部草甸草原,大兴安岭森林草原等、呼伦贝尔市、兴安盟。
重点发展方向是依托森林、湿地、草原及冰雪旅游资源,打造集森林观光度假、冰雪运动休闲、界江界湖界山观光、民俗体验于一体,辐射东北亚的生态旅游片区。加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蒙古国合作,形成图们江流域、日本海等跨境生态旅游线路。
2、黄河中下游生态旅游片区
本片区包括燕山、太行山、山东丘陵、秦巴山地森林,黄土高原农业与草原,汾渭盆地与华北平原农业植被等生态区域。总面积约92万平方公里,涉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和陕西省。
重点发展方向是依托黄河沿线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太行山、燕山、秦岭、冀北草原等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兼具黄河与黄土高原观光、山地观光度假、森林湿地休闲、滨海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生态旅游片区。大力推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快区域生态旅游快速通道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互网,构建多层级、网络化、多部门协同的安全风险防范、应急救援、安全监督机制。积极拓宽国际生态旅游市场。
3、北方荒漠与草原生态旅游片区
本片区包括内蒙古高原东中部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内蒙古高原西部山地荒漠,阿尔泰山、天山山地森林草原,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荒漠,祁连山森林与高寒草原,帕米尔-昆仑山-阿尔金山高寒荒漠草原等生态区域。总面积约284万平方公里,涉及内蒙古自治区(不包含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甘肃省(不包含甘南州)、宁夏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
重点发展方向是依托山岳、草原、森林、绿洲、沙漠戈壁、峡谷及冰雪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山岳与戈壁观光探险、草原观光休闲、绿洲度假、雪域体验、少数民族文化体验、户外运动探险等特色的生态旅游片区。加强祁连山、六盘山、贺兰山等跨区域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与建设。立足连接亚欧大陆和中国内陆地区的区位优势及边境沿线生态景观优势,加强边境地区生态旅游国际合作。
4、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片区
本片区包括藏东-川西山地森林,藏东南热带雨林季雨林,青海江河源区、甘南、藏南高寒草甸草原,藏北高原高寒荒漠草原,阿里山地温性干旱荒漠等生态区域。总面积约225万平方公里,涉及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及云南省迪庆州、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甘肃省甘南州。
重点发展方向是依托青藏高原高大山脉、江河源区、高寒草原大体量自然生态资源和神秘多姿的人文生态资源,打造具有高原生态观光与休闲、户外运动、文化生态体验、冰川科考、峡谷探险等特色的生态旅游片区。加强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强化生态补偿。促进生态旅游业对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的融合带动作用。
5、长江上中游生态旅游片区
本片区包括武陵-雪峰山与滇中北山地森林,湘赣丘陵山地森林,黔中部喀斯特森林,长江中游平原湿地与农业植被,三峡水库等生态区域。总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涉及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不包含阿坝州、甘孜州)、贵州省和云南省(不包含迪庆州)。
重点发展方向是依托大江大河、湖泊湿地、山地森林、特色地貌景观及苗族、彝族、侗族、哈尼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具有长江及其支流观光、喀斯特与丹霞地貌观光、亚热带森林观光、山岳与湖泊休闲避暑度假、长江流域民俗体验等特色的生态旅游片区。推动罗霄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等区域的生态旅游扶贫。利用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机遇,推动长江流域生态旅游协同发展,建设长江黄金旅游带。
6、东部平原丘陵生态旅游片区
本片区包括浙闽山地丘陵森林,天目山-怀玉山山地森林,长江三角洲湿地与城郊森林等生态区域。总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涉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福建省。
重点发展方向是依托江河、湖泊、山岳、湿地、滨海等生态旅游资源,打造世界自然遗产观赏、江南水乡人文生态体验、江河湖泊湿地观光、滨湖滨海休闲运动等特色的生态旅游片区。强化生态旅游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合理确定游客容量,加强跨区生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7、珠江流域生态旅游片区
8、海洋海岛生态旅游片区
本片区位于我国东部与南部,涵盖我国领海及管辖海域、海岛(含海南岛),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及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6900多个,总面积约476万平方公里。
1、资源保护体系
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保护。根据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气象气候景观、人文生态景观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优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地点,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区域(如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脆弱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自然遗迹和濒危物种分布区、水源地保护区等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严守生态红线,禁止旅游项目开发和服务设施建设。
景区建设要因地制宜、方便简洁,鼓励采用节能、轻型、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设备,实施绿色旅游引导工程,在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民宿客栈等各类生态旅游企业开展绿色发展示范。落实生态旅游相关企业的环保责任,实施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完善市场调节、标准控制、考核监管和奖惩机制。
建立游客容量调控制度,科学合理确定游客承载量,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江大河源头区、高山峡谷区、生态极度脆弱区等地区,按照《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严格限定游客数量、开放时段和活动规模,健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其他保护管理制度,严格评估游客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规范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行为。
2、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到中心城市、干线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的支线公路,以及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间专线公路,构建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与主干线之间的便捷交通网络体系,鼓励推行绿色交通,建立便捷的换乘系统。围绕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据相关规划,结合实际需要新建或改建一批支线机场,增加至主要客源地城市航线,实施交通配套服务工程。
依托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和国家生态风景道,建设1000个自驾车、房车停靠式营地和综合型营地。鼓励生态旅游宣教中心、生态停车场、生态厕所、绿色饭店、生态绿道等生态设施建设。实施公共服务保障工程,支持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游客聚集区域的旅游咨询中心建设,支持区域性的旅游应急救援基地、游客集散中心、集散分中心及集散点建设。健全旅游信息发布和安全警示功能,完善生态旅游保险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3、环境教育体系
将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途径,把生态旅游环境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提升环境教育质量,培养生态旅游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完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载体,有序建设自导式教育体系和向导式教育体系。加强解说牌、专题折页、路边展示、解说步道、体验设施、小型教育场馆、新媒体等载体建设,强化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解说水平和活动策划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解说词,鼓励提供多语种服务,满足国际游客需求,提高环境教育的科学性、体验性和实用性。
推进环境教育社会参与。实施环境教育示范工程,鼓励企业、公益机构等在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环境教育基地。鼓励通过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性活动推动环境教育。支持结合当地社区发展开发乡土环境教育教材,开设自然学校,为中小学生提供认知自然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生态教育,加深游客环境认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社区参与体系
完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细化社区参与主体、途径、方式、程序和保障,明确外来企业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区居民的责任,企业收益以一定形式返还当地居民。景区内经营性设施的特许经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当地居民和企业,聘用管护人员等职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当地居民。支持社区居民组织利益共同体,建立投资风险共担、投资收益共享的良性发展机制。
重视生态旅游的扶贫带动作用,依托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职业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素质和从业技能,增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能力,重点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生态解说与环境教育、生态旅游开发运营等环节扩大就业。
5、营销推广体系
塑造全国生态旅游整体形象,推出国家生态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宣传片和形象标识,鼓励各地进行独具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形象。完善品牌管理体系,促进中国生态旅游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
加强生态旅游市场的差别化营销推广,着力开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生态旅游主体市场,适度开发东部中小城市、中西部城市群、中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等国内生态旅游新兴市场。培育生态旅游市场,引导开发野生动植物观光、生态养生、户外探险、深海体验等生态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加强市场秩序维护和舆论监督。
6、科技创新体系
推广有助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先进技术,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探索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的虚拟现实技术展现,优化旅游体验。促进移动互联网与生态旅游融合,通过移动终端、门户网站、计算机应用程序促进旅游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生态旅游产品服务质量。
把生态旅游装备纳入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安全性技术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开展生态旅游装备自主研发,按规定享受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生态旅游创新研发平台。
加强生态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指导发展实践。探索建立生态旅游产业统计体系,明确生态旅游统计指标口径和测算方法。建立全国生态旅游数据库,及时掌握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影响等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