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风筝“秀夏”:红线凌空去 青云有路通
来源: 中国西藏旅游 | 时间:2016-12-16
来源: 中国西藏旅游 | 时间:2016-12-16
再不点“中国西藏旅游”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藏历的7、8月间,是西藏的“风筝季”。每年这个时候,阵阵轻风携带着初熟青稞的香气,吹过拉萨河谷,两岸柳梢摇曳,格桑颔首,漫天的风筝与蓝天为舞,与白云比高,好不热闹。
风筝主体和细线、轱辘(风筝轴)。
记者 格桑伦珠 刘枫 摄
藏语中风筝常被称作“恰皮”“秀夏”,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拉萨、日喀则等地,与内地多有不同的是,西藏放风筝不是在清明前后,而是在秋收时节,这是因为放风筝预示着庄稼和果实的收获。
风筝爱好者在拉萨河边放风筝。
记者 格桑伦珠 刘枫 摄
与彩虹共舞的风筝。
记者 格桑伦珠 刘枫 摄
今年60岁的风筝爱好者尼玛啦正在等着起风。
记者 格桑伦珠 刘枫 摄
风筝市场上的风筝轴。
记者 格桑伦珠 刘枫 摄
独具藏式风格的风筝轴。
记者 格桑伦珠 刘枫 摄
风筝爱好者德庆占堆向记者展示他的风筝——“加欧”(大胡子)。
记者 格桑伦珠 刘枫 摄
藏式风筝结构较为简单,两只木条纵横交叉撑起一幅左右长、上下短的菱形平面,再黏上一片“鱼尾”,便是它的基本样貌了。
虽然形态基本如此,但风筝上的彩绘图案却十分丰富,传统的如“加沃”(大胡子)、“米洛”(瞪眼)、“邦典”(围裙)、“其瓦”(呲牙)等,新派的还会绘制各种鸟兽龙蛇等更为复杂的象形图案。这些图案与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了西藏人民的审美观念。
每年“风筝季”,男女老幼舒臂牵线,大大小小的风筝翱翔在拉萨河谷的上空,披着暖阳、映着红霞,与青山碧水作伴,与呼号嬉笑交织,美不胜收。正映了那句“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的盛景。
然而,
藏式风筝真正可把玩之处,
不在于“放”,而在于“斗”。
风起时,飞跃而出的轻薄风筝,一旦到了空中,却仿佛成了英勇的战士,即使有主人的线绳牵绊,仍是嚣张好斗。陆游曾在诗篇中描写风筝争相飞天斗勇的场景:“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十分地生动形象。
风筝“交战”的武器主要在于线,这线上都会抹上秘制的涂料“那”。“那”的主要成分通常是磨成细粉,加热至糊状的玻璃碎碴、松香、面粉、白糖等混合物。它们附着在风筝线上,在风中张力的作用下,异常锋利,能够斩断对方的线。
斗风筝不仅是户外娱乐,更考验放风筝人的技术技巧和意志智慧。放风筝的人在与他人“战斗”时,通过上下左右摇摆手中的轱辘,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再通过放线、收线的微妙变化让风筝上下升降、左右回旋,力图风筝能够压制在对手的上方。
两线接触之后,双方便各自开始有策略地放线、收线,上面的风筝向下压,下面的风筝向上抬,彼此摩擦越发激烈,再借助风势强劲的张力,锯齿般的“那”便把对方的风筝线割断了,至此胜负方定,双方收兵。
被割断的风筝常常成为孩子们争先恐后抢夺的对象,对这些风筝稍加修补,续上新线,它们便能再次一飞冲天。
“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祝你好运。”胡赛尼曾在《追风筝的人》中不止一次地描写阿富汗少年斗风筝的场景。不管是在西藏,还是在别的地方,斗风筝都成为现代社会里,传统文化划过天空的一弧亮光,让人们能够在大自然无限广阔的胸怀中放飞自己的心灵,放飞最童真的自我。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来年秋天,不羁的风筝又会如苍鹰一般翱翔在拉萨河谷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