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这些地名原来都是大有来头的!

来源: 湖北旅游 | 时间:2017-02-16



湖北的地名,有的以山得名、以水得名,有的以民间传说、古代封国、村镇得名,也有的以宣扬武功教化、颂美吉祥得名,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湖北各地地名的来头!



 

湖 北


湖北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北的省会在唐、宋时称鄂州,地点就是今天的武昌。


 

武 汉


武汉一词,在明代《重修晴川阁记》中,即有出现。至清代,曾国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经常使用。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此后经宋以迄明、清,均为历代州府治所。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兴师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


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汉阳县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发达起来,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故双城演变为三镇,亦有“武阳夏”的说法。故“武汉”之名顺理成章成为三镇的统称,因武昌、汉阳、汉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先后建立汉口市政委员会、武昌市政厅和汉阳市政委员会,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宣布“确立国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为武汉”。 


1949年,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


 

武 昌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鄂州),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互换的。


 

汉 口


汉口以前叫“江夏”,这地方在汉水、长江交汇之处,水上交通极为方便,大约在清朝康熙年间,各地的生意人纷纷来到江夏做买卖,这里就渐渐繁荣起来。


当时,来“江夏”做生意外来客商中,要算陕西来的商人最多。因为,“江夏”是汉水流入长江的出口处,而汉水的发源地又正好在陕西,因此,陕西的商人来“江夏”是再方便不过了。


当时在他们中间流传这样一首歌谣:“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钱备小舟,顺着汉水往下走,生意兴隆算汉口。”他们说:汉口、汉口,就是汉水的出口。


1898年,张之洞奏请将阳夏分治获准,1899年,夏口从汉阳县治下划出,成立夏口厅。而夏口开始有县的建制,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然市民习惯称夏口为汉口。久而久之,这种叫法渐渐成了习惯,都觉得比叫江夏更为合适。因此,“汉口”就成了正式的叫法。


直至今日,汉口只是武汉市区长江西岸汉江北岸区域硚口、江岸、江汉三区的统称,没有行政上的称谓。


 

汉 阳


汉阳,汉水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照此推理汉水之阳应该是汉口的地盘,今天的汉阳应该称为"汉阴"才是。


名字不变的原因有三:其一,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使原本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的汉水改道为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这才使得原本的“阳”变成“阴”。其二,过去汉口镇为汉阳县属地,叫汉阳情理之中。其三,人们“汉阳城”叫顺了口,没有哪个好事者去改口了。


 

黄 石


黄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因其石色皆黄故名黄石。


黄石矿产资源丰富,铜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91.8%。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由此,黄石一名又寓意为“黄金和宝石堆积而成的地方”。


1950年8月建市,由黄石港和石灰窑各取一字命名“黄石”,这也与黄石山本来的寓意不谋而合。


 

十 堰


十堰地域为古人类的起源地,当地居民为灌溉农田,利用百二河拦水筑堰,共修筑十道堰,十堰以此得名。看到此名,都可以想象得出当时人民是怎样在辛勤劳作。


 

荆 州


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历来成为帝都、藩镇和州府的治所。荆州为古九州之一,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所以荆州是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故古时荆、楚通用,时至今日,荆楚成了湖北的代名词。


 

宜 昌


宜昌古称夷陵、彝陵,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曾是“楚之西塞”,一度为国之边陲,多“蛮夷”聚居,加之东晋夷陵县西陵峡黄牛岩至黑岩子一带是险峻地带,故祈求“宜于国运昌盛”之意,因而得名宜昌。


 

襄 阳


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的得名是因当时的城池在襄水之北,故名襄阳。


历史上的襄水水量充沛,还可以行船,到明代襄水基本功能成为水利设施,改称襄渠,清代沿用,后人俗称南渠。由于名称随着历史的演变,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襄水这一名称,已渐行渐远。面临长江的大支流汉江,襄水反而在漫长的历史中被边缘化,变得寂寂无名,时至今日已沦落为城市下水道。


 

鄂 州


鄂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此地为鄂王,修筑鄂王城,故名鄂城。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在此建都,改名为武昌,取“ 以武而昌”之意。从三国至民国初年,鄂县一直称武昌。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合并鄂城县、鄂城市和黄冈县的黄州镇,取鄂城的“鄂”字和黄州的“州”字,成立湖北省辖鄂州市。1987年2月,国务院批准原黄州镇地域划归黄冈县。


 

荆 门


荆门,因“全楚西塞第一关”“川鄂咽喉”的荆门山而得名。唐书有记载,“荆州有荆门县,以荆门山名”。


关于荆门山有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相传在远古时代,由巫山神女峰飞来一头雄狮,由安徽的黄山飞来一只猛虎,它们为争夺山水,咧牙相斗,被夏禹发现,抛出一根铁链把它们锁住,从此,狮虎各踞南北,故称“青狮对白虎”。由于虎牙上合下开,酷似大门,故称荆门。


不过,如今的荆门山有两处,一处位于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另一处位于荆门市境内,具体位置现无准确定论。


 

黄 冈


黄冈,因黄冈山得名。据明代弘治年间(1501年)《黄州府志》载:“黄冈山,在府城南。”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黄冈县。据《今县释名》:“西北有黄冈山,因古黄国得名。”清称鼓楼岗。黄冈山在今黄州区安国寺一带。


 

孝 感


孝感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将县名取为“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的“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于是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


 

咸 宁


咸宁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始称永安,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宋太祖永安陵讳,取《易.乾象》“万国咸宁”之义易名咸宁,寓大家都安宁之意。


 

仙 桃


仙桃之名传说版:传一群仙女手捧仙桃前去为王母娘娘祝寿,行至此地,见下方一绿洲上人赶集,乃摆摊卖桃,以探民风。购者纷纷,或说上敬双亲,或说下慈子女。仙女感动,乃腾空撒桃。一会儿工夫,十里桃林,桃花灼灼,仙桃累累,香飘四方。“仙桃”之名由此而来。


仙桃之名现实版:据有关资料记载,锦瑞河与汉江水流经此地,形成尖形陆地码头,得名“尖刀嘴”。明嘉靖年间,船民认为“尖刀嘴”不吉利,于是根据它的桃形地势称之为“仙桃渡”。明末,李自成起义军逼近沔阳,设行政机构于此,称“仙镇公署”,后谐音为仙桃镇,沿袭至今。1952年,沔阳县治迁入仙桃镇。1986年撤县建市,以县治地名为仙桃市。


 

潜 江


潜江据《水经注》:“潜水盖汉水枝分潜出,故受其称耳”。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命名潜江。


 

神农架


神农架,相传神农氏为治民众疾病,跋山涉水来此地采药。莽莽群山,路途艰险,神农“架木为梯助攀援”;晚上“架木为屋避风寒”。采药大功告成之日,天帝为神农造福生灵的行为所感,派仙鹤接他升天成仙。因高树遮掩,神农“架木为坛升仙天”。如此,神农架即由神农氏采药“架木为梯”、“架木为屋”、“架木为坛”而得名。


 

恩 施


恩施之称源于施王屯(又名蛮王寨,现恩施市舞阳办事处红庙居委会瓦店子处)。据《恩施县志》载:“东晋末,桓无子诞窜蛮中,自称施王,筑城临施水,号施王。”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施县,七年改为恩施县,取皇帝恩赐于施县之意。


 

天 门


天门,古为云梦泽风国地,春秋为郧国地,战国时期为楚竟陵邑,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止,即“陵之竟也”而得名。秦统一中国后,设竟陵县,隶属南郡。五代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为避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敬、竟同音),改竟陵县为景陵县,属直隶防御州,州治设此。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为避康熙墓名(景陵)讳,改为天门县,隶属湖北安陆府,此为第一次定名天门,沿用至今。


 

随 州


随州的“随”,最早出于西周“汉中随为大”,当时随国为一诸侯国,附庸在楚国之下,附近有陈国、蔡国、唐国等。自西周后,“随”这一古地名得以流传下来。据《水经注》:“楚灭随以为县”,以国为名,汉置随县。所以,随州是以古随国得名。


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

来源:湖北日报


公众号相关信息

湖北旅游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