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安:与商纣王有关联的地名(上)
来源: 河南淇县文物旅游 | 时间:2017-02-27
来源: 河南淇县文物旅游 | 时间:2017-02-27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名是历史的“化石”。历史家考据某段史实时,能发现一两个与之关联的地名,往往要欣喜若狂。而在朝歌与商纣王有关的地名,不是一个两个,十个八个,而是整整一个系列。下面把部分与商纣王有关联的名胜及地名作一个简单介绍:
沬乡: 也作沬、沬邦、沬邑,朝歌故城(淇县)北。《史记·周本纪·正义》及《竹书纪年疏证》记载,商代帝乙十五年把都城迁到沬,他的儿子帝辛即商纣王仍然以这里作都城,并改名朝歌。《诗经·桑中》有“爰采唐矣,沬之乡矣”。
商墟: 即朝歌城(今淇县)。《史记·卫康叔世家》有“……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商墟也称殷墟,淇县志记载原朝歌城北三里官道上有“殷墟桥”,明淇县令李尚实建。
摘星楼: 淇县城内摘星路东侧,台高13米,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址,上层为晚商文化遗址,台顶原建有摘星楼,形容楼高,可揽月摘星之意,相传当年商纣王和苏妲己饮酒作乐处。明嘉靖《淇县志》记:摘星楼,一名妲己台,在县西北隅,与城相接,相传纣与妲己观朝涉之处,今遗址尚存”。现辟为公园。
摘心台: 即摘星楼遗址,相传当年比干剖心之处,后人纪念比干,称摘心台。现上有香港大学著名教授饶宗颐书写的碑刻“比干摘心处”。
三仁祠: 原在淇县南门里三仁祠巷内,为纪念殷朝三仁:箕子、比干、微子,明正德十六年修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毁弃,1996年迁建至摘心台东,现存有明代石碑两通。
箕子庙: 原在淇县城南关路东庙胡同内,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著名的《箕子庙碑记》,现仅剩遗址。
朝歌城垣遗址: 殷都朝歌有三道城墙,第一道城西依太行,东临淇水,北城门在城北20里的淇水关(今高村桥附近 ),南门在城南17里常屯附近;第二道城北在三里桥,向东到新庄西,南折与县东城墙合,向西到南铁路立交桥,南折直到稻庄,南城墙在现稻香路北。第三道城南部与二道墙重合,北城墙在现西坛附近。
纣王墓: 在淇县城东12里淇河西岸,长100米,宽25米,高12米。明县志载:“纣葬于此故名”。紧临墓有深潭,俗称“纣王窝”,旧县志“淇县八景”中“纣窝滩声”即指此地。墓前竖两通石碑,一通“纣王之墓”,为著名历史学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手书,碑阴刻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向奎教授专门写的《商纣传》。
殷故宫遗址: 明嘉靖《淇县志》称“纣王殿”,清顺治《淇县志》改称“殷故宫”,“在县西朝阳山,其址尚存”,是当年商纣王的行宫。
北海子:在淇县城北二里许,明县志称“纣育禽兽之所”,清县志称“纣游玩之所,今有三海村》
鹰犬城: 在淇县城东北9公里处,明县志称“商纣狩猎之所,遗址尚存”。因是商纣王豢养鹰犬的地方,所以叫“狗城”,现演绎为“古城”。
郊台: 在朝歌城北15里,现大屯村西北,明县志称“世传殷郊祀之所”,是商纣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金牛岭: 在朝歌城西15里,明、清县志记:“武王伐纣,凿金牛岭以断王气即此也,今中间山口曰断王口”。传说武王伐纣,朝歌城久攻不破,在金牛岭凿开一个山口,断了商纣王的王气,才攻下了朝歌城。
殷鱼池: 城东北17里,今鱼坡村。相传村东原有泉水,是商纣王养鱼的地方。
酒池: 在淇县城西北15里今大洼村。明县志称:“商纣贮酒之处”。清县志称:“相传为殷纣观牛饮处”。《史记·殷本纪》云:“帝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令舞女齐唱齐饮,名曰“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饮马池: 共有三处,一处在西泉头,一处在朝阳山,一处在老寨西。明县志云:“在县西朝阳山上。泉水涌出,商纣饮马之处,遗址尚存”,清代《淇县舆地图说》有:“饮马池亦名浴马池,在西泉头村偏南”。现已干涸。
鹿台: 亦名南单台,在淇县城西南15里,金牛岭内,东、西、北三面群山环抱,在一高台上,下临碧波深潭。是商纣王储藏金银财宝的地方,武王伐纣时纣王登鹿台自焚。《太平寰宇记》五十六卷曰:“鹿台在县西二十里,帝王世纪云:纣造,饰以美玉七年乃成。大三里,高千仞,余址宛然在,城内即纣投火处。”后人在其遗址上建有鹿台寺。
朝歌寨: 在城西25里老寨山顶。老寨山古称朝歌山,明县志云:“商纣屯兵之处”,清县志云:“相传为殷纣避兵之所”。现山顶仍有寨址遗迹。
血村: 在城东南30里,淇河卫河汇流处。相传武王伐纣牧野大战,血流成河,汇集此处,古称血村,后演变为薛村,今名小河口。
淇水关: 在淇县城东北24里淇河西岸,相传殷大将黄飞虎曾镇守于此,称淇水关。现名高村桥。
肥泉: 即太和泉,在淇县城西泉头村南,系折胫河源头。《诗经·泉水》中有:“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水经注》:“马沟水出朝歌城北又东流与美沟合,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诗经·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纣王殿: 村名,在城西北50里,相传是商纣王屯兵备战、打造兵器的地方,有步军峪、马军峪、铜炉沟、铁炉沟、皇姑庵。
油城: 村名,在淇县城西26里山里,村内有井叫搬倒井。相传纣王暴虐,百姓恨之入骨,一次纣王骑马路过,马渴找不到水,询问“此为何村?”百姓答:“油铛(城)!”(当地人称油锅叫油铛),纣王一听认为不吉利,又问“西边那个村何名?”答曰:“西油铛(城)!”纣王听了赶紧东走,见村东有一口井,命令随从:“把井搬倒!”随从把井搬斜,让马喝了水。回去后不久,即被周武王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