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沈阳 | 首善之城之马路市场成就东北亚集贸中心

来源: 沈阳市旅游委员会 | 时间:2018-04-08

版权所有:沈阳市旅游委员会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使用

首善之城
马路市场成就东北亚集贸中心

“地下五爱”的财富秘史

五爱地下啥最多?

五爱街啥最多?卖的东西最多,五爱街啥都能买着!

那五爱街地下啥最多?这个咱得说说历史上的那点事儿了。

在沈阳城的地下,五爱以及周边地区是出土文物最多、墓葬最丰富的一块地区。热闹路至五爱市场一线,一向是考古部门所关注的汉墓群分布地带。2007年4月,在“五爱客运站商业居住交通工程”施工后,考古人员们对此地进行监控,结果再次发现了汉墓遗存,这也是沈阳城区首次发现的庞大汉代墓葬群。

五爱地下的汉墓最多?在沈阳,五爱地区的地下汉墓的确是最多的,但更多的,是墓室中陪葬的——铜钱。

铜钱作为最常见的陪葬品,在全国各地的墓葬考古中都会出现,而五爱地区是沈阳古代墓葬集中之处,自然也是铜钱最多的地方。

在众多出土的铜钱中,有11枚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五铢钱,钱是圆形的,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文字,钱重五铢(约3.33克),铸有篆字“五铢”二字。

据专家介绍,“五铢钱”一直沿用了7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币型。发行“五铢钱”始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此后,东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历代都有铸造,虽重量形制大小不一,但都保留了其基本风格。

五爱地下啥最多?——钱最多!

古代沈阳人用啥做饭?

古代沈阳人吃饭吗?这是废话,不吃饭都饿死了还能有我们吗?

古代沈阳人没有煤气没有电,咋做饭?有种东西叫灶台,汉代咱沈阳就有了。

在五爱地区就出土了汉代陶灶。平面呈三角形的陶灶在出土文物中极具代表性,这件文物高9厘米、正面宽20厘米,灶口宽5厘米、高2.5厘米,灶面上设有3个直径各5厘米的灶孔,可分别置放3个陶釜;陶灶后面,还留有烟道。考古人员介绍说,陶灶是仿造汉代居家锅灶而制作的冥器,再现了将近2000年前,沈阳居民的锅灶形制。

汉灶这种寻常物品进入墓室,给那片冷冰冰的小天地注入了人间的烟火,变得温暖而鲜活起来。乡间的炊烟会令远行的游子想到故乡,墓室里的炊烟会让那些汉代的亡魂找到精神的家园吗?或许,汉朝人给出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不止陶灶,在五爱地区出土的文物当中,与陶灶同时出土的还有陶井、陶罐、陶盆、陶碗等不胜枚举,这些文物,让我们这些后人看到了两汉时代的沈阳人鲜活的生活场景,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汉代人朴素的生活状态和饱满的生活热情。

沈阳最大汉墓,就在五爱

“我们在沈阳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汉墓,甚至墓室中如此硕大的青砖也只是在东陵区一个村曾见过,这个墓葬是迄今为止沈阳市范围内发现的最大规模的一座汉墓……”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队队长赵晓刚说。

那座令众多专家为之感叹的大墓,被编号为M9,为多室墓,长约11.5米、宽约9—10米、总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不仅墓室大,砖体亦庞大,每砖长在30厘米以上,宽10厘米左右,相当于现在砖体的1.5倍。

这座大墓就像是我们现在的一个“两室两厅”房间,两室位居南北两侧,两厅也就是耳室分居东西。

据推测,墓主人在当时的沈阳可能是有一定地位的乡绅或官员。令人遗憾的是,该墓因破坏严重,只在前室内出土少量陶器残片,而人骨散乱在西耳室中。M9大约建于东汉中期,但在此后1800多年中,怀疑曾早期被盗,当年墓主人的陪葬品也许极为丰厚,但最终却被盗窃一空。

千百年来,墓主人没有安眠在自己的“卧室”,而是睡在了坟墓的“客厅”当中。墓主人的尸骨不知何故被散落在西耳室内,而这里通常是用来贮放陪葬品的,也许这将成为一个永久的历史之谜……

五爱市场现已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流通量最大、辐射能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型商贸物流集散地和独具特色的购物旅游区,直逼中国城市集贸商贾头把交椅。

公众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