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丨走进镇北堡西部影城,看张贤亮先生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解!
来源: 镇北堡西部影城宁夏旅游 | 时间:2018-11-06
来源: 镇北堡西部影城宁夏旅游 | 时间:2018-11-06
点击题目下方镇北堡西部影城宁夏旅游,一键关注我们哟~
镇北堡西部影城有着“东方好莱坞”之称
拍摄过的经典影片数不胜数
也是“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主题馆
吸纳、保护、开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近百项
同时作为张贤亮先生的立体文学作品
文化理念一直是镇北堡西部影城最重要的“投资”
今天,小堡就带大家走进镇北堡西部影城
读张贤亮先生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看法
原来由政府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在体制改革后重组为公司或集团,在文化市场上并没有表现出更大的活力、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这固然还需要有一段时间,一个过程,可是不容忽视这种改制在某种程度上是“换汤不换药”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体制的弊端,反而有些地方出现了“一大二公”性质的“一平二调”现象,使知名度较高、经营较好的单位背负着知名度较低、经营较差的单位,像玩30人31条腿的游戏,大家捆绑在一起跑,增加内耗,费力不讨好。
诚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多数是由大公司和大集团组织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在“全球100强”中就有十几家文化企业,但他们都是通过市场经济法则在竞争中兼并、收购、重组的,也就是说,这种大型文化企业是顺应市场形势和市场要求自然而然地成长并成熟起来的,因而他们的结合充满着张力:不是1+1=2而是1+1=3或更大,不然他们就不会合并。而我们的文化事业单位由行政力量进行重组,往往是强扭的瓜不甜,组成的大型文化企业表现出的不是1+1=2而是1+1=1.5。
我们现在还不太熟悉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遵循市场经济法则,通过市场机制来重组我们手头的资源。其实,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未必组建为大型文化企业就能增强文化产品的生产力。
我们长期以来没有认真研究文化艺术生产的规律。张贤亮先生作为一名作家,担任过18年之久的省级文联主席兼作家协会主席,又有10年经营文化企业的经验,他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文化艺术生产的规律和其它产业的生产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其它产业的生产规律是资金投入越多,产出的量越大、质越优,而文化艺术产品的量和质却与资金投入不成比例,不见得资金投入多产出就多、就好。虽然欧阳修说文学艺术家“愈穷则愈工”并非真理,我们不能说文化艺术的生产规律是资金投入越少产出越多、越好,但优秀的文化产品确实不仅仅靠金钱就能打造出来的,“穷”、即资金投入量少未必不会出好产品。举目前最热门的文化产品-好莱坞的电影为例,从美国人自己挑选出来的20世纪100部经典影片来看,其中属于“大制作”的还是少数。
近十几年来,好莱坞“大制作”的影片越来越多,可是多数“大制作”影片虽然运用高科技手段和营造的大场面有很强的观赏性,有很高的票房收入,而影片中的文化含量、艺术价值却并没有随之增加,有的反而还很稀薄。许多“大制作”影片热闹一阵就过去了,并未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相反,倒是一些独立制片人的“小制作”影片以其高超的艺术性和普遍的哲理与人性,会给观众留下永久的记忆。从经济方面说,也许这种影片的票房不如“大制作”影片的票房,但其“投入产出比”很可能高于“大制作”的影片。以商品的角度衡量,它也是成功的。从这点看,经济实力较弱的民间经济经营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国营的文化大企业即使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在文化市场上恐怕也竞争不过民间经营的文化产业。譬如官方投入大量资金树立的“五个一工程”,如果作为商品看,它们中的多数是亏损的。
既然有文化产业和文化商品,当然应该有这种产业及商品的主管部门。这与食品、药品、汽车、家用电器等等商品的质量必须有社会监督一样,是无可厚非的。过去,社会文化事业及产业都由宣传部门与文化部门统一管辖,文化产品的组织者策划者同时就是产品的监督者审查者,他们与具体创作者虽也经常有矛盾,但并不突出,即使产品报废也从来不算经济账,因为那种文化产品并非商品而是宣传品或“教材”。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后,首先碰到的一个敏感问题就是文化产品作为商品,怎样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查拿到市场准入证。上级主管部门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很多文化产品能否进入市场,则常常要视主管部门审查者对主流意识的理解及当时的社会形势而定。文化产品一旦通不过审查不能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其经济损失则完全由民间经营者承担。这在影视娱乐报刊传媒图书出版业上已经显现了出来,所以民间对影视、新闻、演出及图书出版业方面要求立法的呼吁越来越强烈。
有了法,民营文化产业的生产就有章可循,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依法管理。但文化产业的立法难就难在许多文化产品不像食品、药品、汽车、家用电器等等的质量那样有刚性的监控程序和量化的测试标准。这样,民间和官方都常常处在两难境地。民间文化产业的从业者无所适从,官方审查者仿佛拿着一条松紧带来度量文化产品,可松可紧,时松时紧。没通过审查的文化产品仍然可以进入市场,其受益者却非创作者而是扰乱市场的“地下”影像或出版物的违法者。
因此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与官方常常发生摩擦。张贤亮先生以为,这一方面需要官方对民间文化产业应有足够的宽容、宽松、信任和制订出分类、分级管理的办法,另方面,民间文化产业也应有足够的自觉、自律和社会责任感。众所周知,美国官方并不管好莱坞生产的电影,但他们的影片无一不在宣传西方的主流意识,纯商业片都贯穿着西方的价值观,即使某些文化产品批判其现存体制,不论多么激烈,也无不起着维护和完善其现存体制的作用。因为他们已有他们一套民间的制约和约束方式。而这种方式只有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这正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所以,对文化产业的规范恐怕还需要磨合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确定下来。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的文化产业拥有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西方化运动。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在科技、经济、军事等等方面领先,更通过他们发达的文化产业产出的文化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中国推行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西方国家的文化不是以其历史文化的悠久丰富优于中国,而是以其高度发达的文化产业在全世界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在其它产业方面,也许我们还需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赶上,独有文化这一领域我们有先天的优势。
在商业上,本土文化产品应该是我们出口产品中最大的卖点。我们并非要用本土性的文化对抗全球化,而是用本土性文化参与到全球化中使全人类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依靠民间力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给民间文化产业以政策支持,全面放开文化市场,充分调动每一个文化工作者从事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发挥出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中国的文化产业一定能比其它产业发展的更为迅速,在更短时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在我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成为一个有全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