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洋乡旅游信息
- 宁德福安市有哪些古桥?查看详情…
- 不一定要著名的,只要年代久就行。
- 详情回答:宁德福安市有哪些古桥?隐藏详情
- 万安桥 又名龙江公济桥,俗称长桥,位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始建于宋代,垒石5墩。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毁于火。后仅一板渡过。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又遭火灾,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复建。万安桥屋136柱、34楹。民国初年重遭北洋军阀毁。民国21年再建。桥亭延长为148柱,39楹。全长97.4米,宽4.7米。水面至桥面高3.5米。单檐悬山顶,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构架。1952年洪水冲毁桥西12楹,翌年县政府拨款重建。为福建省现存最长的一座廊屋桥。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沉字桥 位于古田县鹤塘镇西洋村。始建于宋德祐元年(1275年),是一座4墩5孔梁式廊屋桥。墩呈船形,前尖后方,迎水面石砌作分水尖。墩下用睡木沉基,桥面用每根长10多米,围径约2米的水松作梁架。墩、梁架及廊屋主要构架均为宋代建筑。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嘉庆元年(1796年)和同治四年(1865年)3次大修。桥西10多米处有石坊一座及嘉庆元年重修沉字桥碑记。该桥廊屋为抬梁式木结构,单檐庑殿顶共17间,桥长54.1米,桥面宽3.8米。1986年,古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朝天桥 位于宁德市蕉城北大路。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南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全长8米,净跨7.8米,宽4.6米,高4米。桥堍结构为方石砌置。桥保存完好。1992年,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仙桥 位于周宁县纯池乡禾溪村。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民国6年重建。桥梁木拱,上盖双檐歇山顶抬梁台式木构廊屋,长18.4米,宽5.4米,保存完整。1990年,周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赤岸石桥 位于霞浦县州洋乡桥头村,宋皇祐五年(1053年)建,桥东西走向,长62米,面宽2.65米,高2.4米,共16个桥墩17孔(今为10孔),每墩用七条石板平铺,屡毁屡建,今犹存旧桥20多米。桥头堤坝竖有石人、石兽、舍利塔及明成化年间重修碑记。1981年,霞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乘桥 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水尾,南北向横跨棠口溪,建于宋理宗年间(1225~1264年)。桥北有祥峰寺,故名祥峰桥。明末清初焚毁,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雍正七年(1729年)落成,嘉庆十四年(1809年)洪水冲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复建后,易名千乘桥。全长60.7米,宽7.6米,离水面11.5米,桥亭为单檐悬山顶,高4米,共22间。桥南尚存道光年间《千乘桥志》石碑。1955年屏南县人民政府拨款全面维修。1989年,屏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登烛桥 位于福安市潭头乡棠溪村西北1000米处,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1963年县人民委员会拨款维修。东西走向,全长40.6米,宽5米,单孔跨度38米。两头桥堍用花岗岩条石砌筑,桥梁架用圆木3段3层交叉衔接而成,上铺梁架木,为单孔木拱廊屋桥,桥亭为单檐悬山顶,共17间。两边有条板椅,供行人憩息;两旁有挡风板,以御风雨侵袭。1991年,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横溪桥 又称升平桥。位于寿宁县鳌阳镇东,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后毁于火,明隆庆五年(1571年)重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木拱廊屋桥。东西走向,全长24米,宽5.8米。桥边用木板串就围栏,外设雨庇。正中建有2米高、4米见方的桥亭。1986年,寿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登龙桥 位于周宁县七步乡八蒲村,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后圮于水,康熙五十六年重建。道光十一年(1831年)桥被风雨摧塌。道光十六年再建。桥长38米,宽4.8米,为单拱廊屋桥,桥梁木拱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上盖廊屋。两端石砌台阶保存完好。1990年,周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通津桥 位于霞浦县牙城镇杨家溪村。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后圮于水。清代及民国初均有修建。1956年霞浦县人民委员会拨款重修。桥长123.3米,宽2.88米,桥高3.1米,以6块石板并排,每跨长4米,1跨4墩,桥墩两边以石柱斜撑。桥的东西各竖单层泗州碑石塔,沿桥北竖有“通津桥”修建碑刻。通津桥为霞浦县存古桥之最。1986年,霞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源桥 位于柘荣县东源村,木构单孔悬臂式廊屋桥。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全长41.9米,跨径26.4米,宽6.9米,高8.2米。廊屋18扇,17间108柱。桥北有元代泗洲佛石塔一座。1989年,柘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桥 位于柘荣县乍洋乡溪口村,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石构单孔拱桥,长47.2米,跨径24.2米,宽5.5米,高12.8米。桥北立有资寿、庆安、同安三桥碑记8面。1989年,柘荣县人民政府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虹桥 位于周宁县泗桥乡赤岩村。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建木拱廊屋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建石拱桥。全长27米,宽5米,净跨14.4米,桥上廊屋9间共36柱。屋面为重檐歇山顶,内饰藻井彩绘,结构精致。1987年重修。1990年,周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归驷桥 位于柘荣县富溪镇。系木构单孔悬臂式廊屋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全长25米,宽4.6米,高7.3米。廊屋高3.8米,10扇40柱。1989年,柘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登烛桥 位于福安市潭头乡棠溪村 社口镇坦洋村也有一座
- 谁发明的闽南话?查看详情…
- 闽南话的由来目前全国流行方言是广东粤语和福建闽南语。闽南话是汉语重要方言...还有柘荣县的乍洋乡和东源乡的少数村庄(约500多人)也讲闽南话。全地区约有21万...
- 详情回答:谁发明的闽南话?隐藏详情
- 闽南话的由来 目前全国流行方言是广东粤语和福建闽南语。 闽南话是汉语重要方言之一,它源自古代中原的河洛话,广泛分布在闽南地区、台湾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及浙闽边界的温州地区等,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也使用闽南话。据统计,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将近六千万。 蕉城区飞鸾镇的碗窑和礁头村(共3000多人)讲闽南话;霞浦县的三沙镇和水门、牙城两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以及下浒、柏洋、长春等乡镇的少数村庄(共约7万多人)讲闽南话;福鼎市的沙埕、前岐、店下、白琳、点头、贯岭、箭山、叠石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共13万多人)讲闽南话;还有柘荣县的乍洋乡和东源乡的少数村庄(约500多人)也讲闽南话。全地区约有21万多人讲闽南话。闽南话是宁德境内第三大方言。
- 福建柘荣那里好玩查看详情…
- 福建柘荣好玩东狮山,形似狮而得名,位于福建省柘荣县城东3公里处,总面积13.7平方公里,海拔1480米,为太姥山脉的主峰。东狮山群峰耸峙,雄伟挺拔,集太姥山的...
- 详情回答:福建柘荣那里好玩隐藏详情
- 不好玩
- 柘荣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于北纬27°05′-27°19′,东经119°43′-120°04′之间,与福建省福鼎市、福安市、霞浦县、浙江省泰顺县交界。全县总面积544.0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10.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5万人。通行闽东方言柘荣话。是全省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一个县,全县辖城郊乡、乍洋乡、东源乡、黄柏乡、宅中乡、楮坪乡、英山乡等7乡和双城镇、富溪镇2镇,共1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境内山岭众多,盆谷交错,地形复杂,为太姥山脉的主体部分,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1000米之间,城关海拔668米。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湿润,气温立体分布明显雨量充沛,冬长夏短,霜雪冻害较严重的特征。城西仙屿公园,平野突兀,水色山光相得益彰,峰顶有马仙庙。城西北隅曲瑶下有游朴墓。黄柏凤洋坝系1935年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殉难处。富溪有宋代袁鉴元创建的归泗桥。东源元建水厝桥有象征梁山好汉的一百零八根柱。望海山(目海尖)高峻巍峨,可观东海日出,山顶有不涸石池。东郊东狮山为太姥山脉主峰,有普光寺、觉胜寺、龙兴寺、东峰寺诸胜。楮坪马蹄岩逼肖壮观,龙井庵为闽东特委会议旧址。城郊山顶岚有天后宫,北郊仙源里古树葱茏,清泉甘冽。交椅湾仙人洞岩谷清幽,花木繁盛,俨然人间仙境。
- 福建柘荣好玩东 狮山,形似狮而得名,位于福建省柘荣县城东3公里处,总面积13.7平方公里,海拔1480米,为太姥山脉的主峰。东狮山群峰耸峙,雄伟挺拔,集太姥山的奇伟雄姿,兼武夷山的柔媚挺秀。环山之中有谷、泉、洞、岩、峰、石等自然景观二百二十七处,步移景换,令人流连忘返。1998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东狮山由蟠桃映翠景区、百丈朝暾景区、仙人锯板景区、普悦洞天景区、龙井瀑布景区和仙都胜境景区六大景区组成。清闽候举人江西信丰知县徐友梧曾留诗赞曰:“绿帜插云霄,岩岩众山祖。太姥在下峰,高标谁与伍。”1986年,美国桥港大学教授吴卫平游览东狮山时惊叹不已,挥笔题词“气拔太姥,天下奇山”。 1、蟠桃映翠景区 位于风景区中西部,面积约1.88平方公里,以溪涧风光为景观特色,洞奇石怪,风景资源多而集中。主要景点有:迎宾亭、仙景岭、普光寺、仙掌泉、蟠桃溪、蟠桃岩、金蟾朝圣、蟠桃洞、马头岩、象鼻岩、玉屏洞、南天门、三曹院遗址、白马宫等。蟠桃景区即仙泉喷雪,位于东狮山中部蟠桃溪两侧,洞奇石怪。蟠桃溪溪流清澈,蟠桃洞、玉屏洞幽深寒彻,雾纱轻绕,总给人几分神秘感。蟠桃岩、金蟾朝圣(又名金蟾戏珠)、马头岩、象鼻岩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东狮山有许多八仙的美丽传说,仙掌泉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相传八仙曾游狮山,正逢炎夏,吕洞宾随手插入岩石中取水解渴。从此后,岩中留下巴掌大的孔穴,泉水汩汩,终年不断,“仙掌泉”因而得名。凡有游客到此,总忘不了掬饮清洌甘甜的“仙泉”,饱览“仙泉喷雪”的奇景。 2、百丈朝暾景区 位于风景区中部,蟠桃映翠景区的东北面,面积约3.54平方公里,以绝岩峭壁,幽深洞岩为景观特色,主要景点有:罗隐湾、土地岩、清云宫、石门、石将军、风吹洞、石门楼、仙人脚印、观日台、灵岩洞、通真洞、灵峰洞、何仙姑洞、百丈灵岩等。 百丈灵岩在东狮山北麓的雄狮张口处,号称闽东第一岩。百丈灵岩周围集中着灵岩洞、灵峰洞、通真洞、何仙姑洞等八仙古洞及罗隐湾等景点。百丈岩地拔起,断岩绝壁,实属罕见。历代以来,它以惊险独特的风光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应景抒怀,题诗作赋。明宪使游德在灵岩洞刻诗云“孤峰独与碧霄摩,双屦疑从绛阙过。全柘万山罗小队,扶桑千里见微波。晴云不散坛前树,明月长依石上萝。仙子高居绝尘熇,岂知人世有悲歌。”八仙洞终年云雾萦绕,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府仙地。每到冬季,洞前结满冰柱,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美不胜收。山凹处有个罗隐湾,相传晚唐诗人罗璜(罗隐),四处云游,慕名来到东狮山,在百丈岩附近,大腿被菅草割破,即时感叹,脱口而出:“柘洋好东山,会出虾蒙不出菅。”自此,这山凹便不风菅草,后人便称此地为“罗隐湾”,即“罗隐盆谷”。 登上百丈岩极目远望,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山脚下村舍错落,田畴如画;城区楼宇林立,龙溪如带贯穿南北。若逢万里晴空的日子,还可以观赏壮丽的日出和云海。 3、仙人锯板景区 位于景区中部最高峰,景点沿山脊线集中分分布,地势险峻,以险峰、怪岩、奇洞为景观特色。该景区的面积约为2.1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鬼洞岩、仙人棋盘、岩庵洞、飞石将军、千笋石、龟背岩、万书岩、旗峰插汉,天峰奇观、灵鼋听钟、仙人锯板、一线天、擎天一柱等景点。 旗峰插汉,是东狮山南麓的最高峰,是东狮山的主要景点。这里峰、岩、洞俱全,奇峰、怪石之多,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仙人锯板、灵鼋听钟、万书林立、擎天一柱、老僧传经,飞石将军等绝属天工神斧。千笋石、飞棺岩、岩庵洞等神奇逼真,与太姥山的奇峰怪石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4、普悦洞天景区位于风景区南部,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以山崖、竹林、寺庙为景观特色。主要景点有:觉性禅寺、蝙蝠洞、骆驼峰、水帘洞、玉女峰、红军洞等。 普悦山,环境幽雅,别有洞天。水帘洞,水珠四溅,似天女散花;玉女峰,轻纱环绕,婷婷玉立;还有骆驼峰、通天古藤、蝙蝠洞等无不令人心驰神住,浮想联翩。 5、龙井瀑布景区位于风景区东部,以溪涧、峡谷、瀑布景观为特色。景区面积约3.22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龙井瀑布、龙井潭、龙井溪、九曲溪、龙溪水库等。龙井飞瀑镶嵌在东狮山北麓的丹崖翠谷间,景致迷人。包含龙井瀑布、龙溪和龙溪湖。每逢丰水期,九曲小溪在夹岸绿树间曲折川流,游客乘着竹排溯溪而上,顿感山溪寂寥、云雾朦朦、花草迷离。九曲尽头是气势磅礴的龙井瀑布,瀑布宽6米,高达百米,飞流直下,蔚为壮观。站在瀑布的脚下,听那水落潭中惊天动地地巨响,看那水雾迷蒙的阳光下,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心灵也被山泉冲淡得无比纯净。瀑下是“龙井”,潭水清澈但深不可见底。龙溪湖的旖旎风光同样惹人喜爱。若是春分前、秋分后的季节,你会格外惊喜地看到那湖中游过双双对对深情相伴的鸳鸯。 6、仙都胜境景区位于风景区南部,面积约1.4平方公里,以良好的田园和村居民俗为景观特色。主要有梨坪、彭琪垄两个自然村。 东狮山也是多彩多姿的生物世界。据初步调查,整个景区栖有长尾雉、黄头雉、真鸟仔、鹁鸪、翠鸟、画眉等四十多种飞禽。“百啭千声随意啼,山花红紫树高低。”徜徉于山水之间,畅游于林泉之下,倾听鸟儿浅唱低吟,无比惬意。东狮山景区内花木品种众多,有桃花、樱花、百合、空谷幽兰,杜鹃更是一绝,每逢春夏之交,满山花开,有红、有白、有黄、有紫,绚丽多彩,白的素洁、红的热烈,顾盼生姿、煞是可爱,“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若是误过了这个时节,就难睹她的芳容。除花之外,山上珍贵树、果品种有水杉、柳杉、罗汉松、弥猴桃、银杏,还有柘荣特产果树——林檎。 东狮山景区寺观多达十多处。山腰密林中有三曹院、普光寺、白马宫,中部有青云宫,南麓觉性寺,山下有龙兴庵,马仙观、东峰寺、广福寺、仙屿、孔氏家庙、三清观等。这些寺观历史悠久、高僧辈出。普光寺建于唐清泰无年(公元934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福寺座落于柘荣县前山村,又名白云寺、根鼓寺始建于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唐高僧一行和尚从浙江天台云游至此见广福寺环境幽雅,鳌鱼山面临清溪,形如半月沉江,山麓处白云缭绕,氤氲不散,祥光闪烁,随咏诗句:“白云古刹景清幽,半月沉江吉水流。”该寺高僧辈出,至今民间还流传该寺得道高僧的神奇故事。后在当地政府和新加坡、香港及全国各地信徒的支持下重建了广福寺,该寺大雄宝殿内有万佛,气势恢宏。 从东狮山范围内征集的出土文物看,人类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南麓的后井、洪坑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箭、石斧;前楼出土汉唐古钱币120多种,碗窑村的宋时窑群遗址有唐宋年间的各种陶瓷30多种,山麓下的“泰安宫”,是明朝开国功臣袁天禄的义军练兵场,还有明湖广布政司游朴之墓,还有石亭、石坊等名胜古迹。 开发东狮山风景区是造福柘荣人民的大事,县委、县政府早在1984年就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建设景区,并发动群众集资、捐款、献料、投工投劳,投入折合人民币百万以上。修通环山旅游公路3公里,东源至觉性寺公路3公里,同时在景区内修建石阶、甬道多条,建造了迎宾亭、观光亭、七夕阁、莲花亭等亭台楼榭。1995年由群众集资在灵岩景区内建造了我县最具规模的道观——青云宫,连同普光寺、觉性寺等寺院,为游客提供了进朝圣、食宿的方便。1999年县旅游局为解决青云宫至八仙洞旅游线路行走不便,筹资10万元修建了长约1000米的石阶路。2000年由民间集资近20万元在东狮山迎宾亭修建了停车场、休闲茶座。
- 柘蓉县有多少个村查看详情…
- 柘荣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于北纬27°05′-27°19′,东经119°43′-120°04′之间,与福建省福鼎市、福安市、霞浦县、浙江省泰顺县交界。全县总面积544.0平方千米。...
- 详情回答:柘蓉县有多少个村隐藏详情
- 柘荣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于北纬27°05′-27°19′,东经119°43′-120°04′之间,与福建省福鼎市、福安市、霞浦县、浙江省泰顺县交界。全县总面积544.0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10.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5万人。通行闽东方言柘荣话。是全省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一个县,全县辖城郊乡、乍洋乡、东源乡、黄柏乡、宅中乡、楮坪乡、英山乡等7乡和双城镇、富溪镇2镇,共1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
- 柘荣由哪两镇组成查看详情…
- 双城镇、富溪镇全县辖2个镇、7个乡:双城镇、富溪镇、城郊乡、乍洋乡、东源乡、黄柏乡、宅中乡、楮坪乡、英山乡。
- 详情回答:柘荣由哪两镇组成隐藏详情
- 武汉是由三个镇组成的,汉口,汉阳,武昌,它们被长江和汉水分隔!这3个镇加起来就是武汉市区,商业区在汉口,武昌是教育区,汉阳是工业区!
- 双城镇、富溪镇 全县辖2个镇、7个乡:双城镇、富溪镇、城郊乡、乍洋乡、东源乡、黄柏乡、宅中乡、楮坪乡、英山乡。
- 闵南语是哪个地方的方言?查看详情…
- 南地区、台湾绝大部分
- 详情回答:闵南语是哪个地方的方言?隐藏详情
- 南地区、台湾绝大部分
- 闽南语是客家语系主要分在福建省的南部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与台湾省等。
- 闽南话是汉语重要方言之一,它源自古代中原的河洛话,广泛分布在闽南地区、台湾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及浙闽边界的温州地区等,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也使用闽南话。据统计,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将近六千万。 蕉城区飞鸾镇的碗窑和礁头村(共3000多人)讲闽南话;霞浦县的三沙镇和水门、牙城两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以及下浒、柏洋、长春等乡镇的少数村庄(共约7 万多人)讲闽南话;福鼎市的沙埕、前岐、店下、白琳、点头、贯岭、箭山、叠石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共13万多人)讲闽南话;还有柘荣县的乍洋乡和东源乡的少数村庄(约500多人)也讲闽南话。全地区约有21万多人讲闽南话。闽南话是宁德境内第三大方言。 参考资料:http://www.qzgb.com/bbs/read.php?tid=10465
- 柘荣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查看详情…
- 县名似以柘洋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柘洋东山,东望海外数百里。”柘荣在宋为长溪县灵霍乡柘洋里,元为福宁州灵霍乡柘洋上里。明初属福宁县;公元1473年...
- 详情回答:柘荣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隐藏详情
- 县名似以柘洋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柘洋东山,东望海外数百里。” 柘荣在宋为长溪县灵霍乡柘洋里,元为福宁州灵霍乡柘洋上里。明初属福宁县;公元1473年(明成化九年)属福宁州。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属福宁府霞浦县。宋设库溪(今富溪)巡检司。公元1441年(明正统六年)设柘洋巡检司,公元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裁撤,公元1739年(清乾隆四年)复置。 公元1909年(清宣统元年)至公元1931年(民国20年),为霞浦县上西柘洋区。公元1932年(民国 21年),为霞浦县第六区。公元1933年(民国22年),为霞浦县第四区。公元1934年(民国23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柘洋开辟苏区成立霞浦上西柘洋区苏维埃政府。同年5月—10月,柘洋苏区建立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属闽东苏维埃政府。公元1935年(民国24年)6月,设立柘洋特种区,直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驻长乐县城,公元1938年即民国27年移驻闽侯,公元1942年即民国31年移驻福安)。公元1943年(民国32年)9月,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城)。 公元1945年(民国34年)10月1日,撤销柘洋特种区建制,设置柘荣县,仍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公元1947年(民国36年)4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城)。1949年6月15日柘荣县解放,属第三专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城,1950年3月改名福安专区)。1956年8月12日,柘荣县制撤销,原县境并入福安县辖。 1961年10月15日,柘荣恢复县建制,仍属福安专区。1970年7月1日,柘荣县建制再次裁撤,原县内的城关、东源、宅中、黄柏、富溪、楮坪、英山7个人民公社划归福安县辖,乍洋人民公社划归福鼎县辖。1975年3月15日,柘荣再次恢复县建制,属宁德地区。 2003年,柘荣县辖2个镇、7个乡:双城镇、富溪镇、城郊乡、乍洋乡、东源乡、宅中乡、黄柏乡、楮坪乡、英山乡。2003年末,户籍人口10.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5万人 【`祭&爱、的答案】
城市信息
乍洋乡经纬度 |
|
经度:120.00120362178 |
纬度:27.232905550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