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茸乡旅游信息
- 我是四川人,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和昌都乡镇比哪个工作条件好些查看详情…
- 工资,环境,交通等在那儿工作过的亲们可以各自说说谢啦~
- 详情回答:我是四川人,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和昌都乡镇比哪个工作条件好些隐藏详情
- 你好! 刚看见有人去若尔盖了解了下待遇,好像待遇很差啊。该县引进的海归硕士,在这里工作好几年了,都和当地人结婚了,娃娃都有了,现在一个月才两千多一点点。。。。。。而且联房子都没有分,现在还和他爱人的父母挤在一起住的。估计一般人去,可能就只能喝一口米汤吧。反正我知道那里猪肉18元一斤。这个工资在那里不好混啊。 如有疑问,请追问。
- 这两个地方我都去过,我在西藏工作,总体感觉,四川藏区无论生活条件还是各方面都比西藏要好很多,昌都有的乡镇比若尔盖海拔高很多,缺氧对身体伤害还是特别大的,西藏的乡镇一般都是三个标志性建筑,乡政府、乡卫生院、学校,有点像四川乡镇大的村庄。若尔盖如果是县怎么条件都比昌都乡镇好。当然,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昌都工资肯定比若尔盖高,隔着金沙江,分别属于西藏和四川两个省份的工资待遇不一样。
-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中的降怎么读查看详情…
- 读jiang
- 详情回答: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中的降怎么读隐藏详情
- 读jiang
- 若尔盖县是四川省阿坝州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0437平方千米,人口6万。邮政编码624500。县人民政府驻达扎寺镇。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和阿坝州北部,是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全县幅员面积10620平方公里。中西部和南部为山区,属半农半牧区和林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平缓倾斜,海拔2400-4400米。气候属高原寒带湿润季风气候,因地貌特征又分为大陆性山地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农林区)和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区(牧区)。农区冬季晴日多,日照强,温差大,夏季雨热同季。牧区气候寒冷干燥,长冬无夏,日照强,温差大,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1℃,年均降水量660毫米,年日照时数25⒑5小时。总人口70283人,其中农牧业人口60967人,占86.75%;藏族63548人,占90.45%。辖1镇16个乡,2个国有牧场和1个省属牧场。有9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41个村民小组。居住有藏、汉、回、羌、彝等12个民族,是1953年建置的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城达扎寺镇距成都498公里,距兰州533公里。 行政区划 若尔盖县2004年辖;1个镇:达扎寺镇。 16个乡:班佑、阿西、唐克、辖曼、红星、麦溪、嫩哇、冻列、崇尔、热尔、占哇、降扎、巴西、求吉、阿西茸、包座。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和阿坝州北部,是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全县幅员面积104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年均气温0.7℃,最低气温-33.7℃,年均降水量660毫米,无绝对无霜期。县域被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自东南向西北的分水岭分为西部丘状高原区和东部高山峡谷区两大地貌类型。辖1镇、16个乡(其中纯牧区7个乡、半农半牧区9个乡)、4个国有牧场(其中1个省属牧场、1个科技牧场)、95个行政村、241个村民小组。居住有藏、汉、回、羌、彝等12个民族,总人口6.59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5.43万人,占82.4%;藏族5.89万人,占89.4%。县城达扎寺镇距成都498公里,距兰州533公里。
- 读“将”音!
- 请问若尔盖有多少个村查看详情…
- 若尔盖县辖1个镇(达扎寺)、16个乡(班佑、阿西、唐克、辖曼、红星、麦溪、嫩哇、冻列、崇尔、热尔、占哇、降扎、巴西、求吉、阿西茸、包座)。县政府驻达扎寺...
- 详情回答:请问若尔盖有多少个村隐藏详情
- 在传子沟村 传子沟村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境内,地处黄龙、九寨沟及若尔大草原旅游的必经之路,紧挨红军长征纪念碑园,距九寨黄龙机场13公里。 传子沟村是藏民族聚居地,近两年来,在中央、省、州、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正积极打造松潘最具民族文化风情的自然村。在这里,你将欣赏到颇具民族文化的藏寨、藏饰、藏族锅庄;在这里,你可以品味到极具藏民族特色的青稞咂酒、酥油糌巴奶茶、手抓羊肉、酸奶、烤全羊及各种山珍野味;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藏民族数千年深远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藏族人民的勤劳、团结、热情、友好的民族精神风貌;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岷山山脉、红军长征纪念碑、雪宝顶及岷江的无限自然风光。
- 若尔盖县辖1个镇(达扎寺)、16个乡(班佑、阿西、唐克、辖曼、红星、麦溪、嫩哇、冻列、崇尔、热尔、占哇、降扎、巴西、求吉、阿西茸、包座)。县政府驻达扎寺镇。
- 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查看详情…
- 急呀!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
- 详情回答:红军过草地的故事隐藏详情
- 金色的鱼钩【原文欣赏】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队员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鲜美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呀!”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再说,你的病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我们都着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快上钩吧!”可是越性急,鱼越不上钩。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赶紧掣起钓竿,总算钓上来一条两三寸长的小鱼。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金色的鱼钩【原文欣赏】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队员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鲜美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呀!”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再说,你的病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我们都着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快上钩吧!”可是越性急,鱼越不上钩。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赶紧掣起钓竿,总算钓上来一条两三寸长的小鱼。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1、老班长舍已救人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生病的三名小战士,这三名战士走不快,一路上,老班长带领生病的小战士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做饭。 很快,青稞面吃完了。看着生病的小战士一天天地瘦下去,老班长心急如焚。一天,他来到河边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从此,生病的小战士天天能喝上鱼汤了,而老班长每次都抿抿嘴装作刚刚喝过的样子,其实一口也没舍得喝。 小战士们在老班长的精心照顾下,身体一天天地好起来,然而老班长却倒下了,没能走出那片草地。 2、700多战士背靠背牺牲 1935年8月底,红军从毛尔盖过草地陆续到达班佑一带,当时彭德怀率领的红一方面军3军团担任后卫任务,病重的周恩来、王稼祥随军行动。 由于草原海拔高、气候恶劣,红军队伍装备简陋,许多战士因饥饿、疾病、寒冷而掉队。 8月28日,彭德怀率部队走出草地并驻扎在若尔盖阿西茸乡的牙弄寨,命令11团政委王平带上一个营的兵力以及刚刚筹集的粮食返回班佑草地,接应滞留在班佑热曲河边的伤病员。 王平一行赶到热曲河边,用望远镜看去,只见河对岸有700多名红军战士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王平过河查看,发现他们绝大部分已经牺牲了。 大家不愿放弃一线希望,挨个摇晃,最后发现有个小战士还有一口气,但没等把他背过河,小战士也牺牲了。 3、倔强的小红军 在长征途中粮食非常紧缺,班长看见一个非常瘦小的红军,于是便要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小红军。可是小红军拒绝了,并拍拍自己包说还有很多粮食。 分开后,班长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他已经死了,打开他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骨。 4、舍已救人 在一天红军的一位小战士掉伍了,其中一位高大的战士陪着他走,他们边聊边走。 忽见天色已晚,两人不得不走快点,突然高大的战士突然提出要背他的提议,小战士答应了,这时,大战士忽然陷了下去。 一看,原来他已经陷入草地,身体逐渐陷下去,小战士忙跳出来,想要帮他,大战士说:“不要帮我了,不然咱两人都会牺牲的,记住革…革…命!”就陷下去了。 5、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彭德怀命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 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 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 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彭德怀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 卓藏寺在哪里查看详情…
- 卓藏寺在哪里
- 详情回答:卓藏寺在哪里隐藏详情
- 具体的不太清楚,据记录是在阿西茸乡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卓藏寺位于川西北阿坝州若尔盖县阿西茸乡的吉祥坝上,于公元1700年建寺,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历史上卓藏寺在安多地区极富盛名,是若尔盖地区历史较为悠久的寺院之一。
- 简单的介绍一下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卓藏村100 字查看详情…
- 阿西茸乡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辖乡。阿西茸乡位于县境东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城45公里左右。面积187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甲尼、牙弄、夺巴...
- 详情回答:简单的介绍一下若尔盖县阿西茸乡卓藏村100 字隐藏详情
-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 阿西茸乡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辖乡。阿西茸乡位于县境东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城45公里左右。面积187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甲尼、牙弄、夺巴、卓藏、团结、茸戈6村委会。
城市信息
阿西茸乡经纬度 |
|
经度:103.20369197937 |
纬度:33.7413638213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