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村旅游信息
- 花山镇的行政规划查看详情…
- 1987年撤区建镇后,花山镇下辖2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16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镇总户数21080户,户籍人口约7.6万人,外来人口约3万人。2007年,...
- 详情回答:花山镇的行政规划隐藏详情
- 地缘优势:位于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与广州铁路北站之间,距机场仅四公里,距离省级旅游景点——芙蓉、九龙潭旅游渡假区较近。 菊花石 交通便捷:106国道、花都大道、山前旅游大道等主干道经过镇内主要经济区,规划的与机场配套的机场高速公路及轻轨越境而过,距105、107国道、京珠高速、广州铁路北站等地最远10余公里。 劳力丰富:花山镇是花都区人口的第二大镇,长期以来,广州市很多大型企业设在花山,使花山的劳动力素质得以提高。 设施齐全:花山镇十分注重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供水、供电、通讯等条件非常优越,是花都区的“电话镇”,上下水排放、污水处理等方面无后顾之忧。 人文环境:花山镇是广州市文明镇、广州市卫生镇,2001年被授予“广东省体育先进镇”称号。 治安良好:镇内警力充足,配备专用巡逻车。各村、居委会实行群防群治,发案率逐年下降。拥有镇级消防中队,配备消防车。办事效率高,手续简化,政策灵活,对前来投资的各类企业免费代办手续(特种企业审批除外),并实行一门式一条龙服务及终身跟踪服务。
- 1987年撤区建镇后,花山镇下辖2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16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镇总户数21080户,户籍人口约7.6万人,外来人口约3万人。2007年,全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5.87亿元,同比增长13.11%;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5.9亿元,同比增长 12.28%,实现税收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5500万元,增长27.5%;财政收入3788万元,同比增长15%。花山镇是广州市著名侨乡,有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共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巴拿马等地。花山镇2005年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镇内共有完全中学1间(高中),初级中学3间(初中),小学18间。另外花山镇亦是广东省体育先进镇,群众性体育工作蓬勃发展。
- 花山村在哪里?查看详情…
- 河北省阜平县阜平县有一条优美秀气的河,叫胭脂河。胭脂河边的山沟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花山。花山村前村后的山坡沟壑满是花草树木,春天,满山的桃花紫荆花...
- 详情回答:花山村在哪里?隐藏详情
- 河北省阜平县
- 河北省阜平县 阜平县有一条优美秀气的河,叫胭脂河。胭脂河边的山沟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花山。花山村前村后的山坡沟壑满是花草树木,春天,满山的桃花紫荆花喧闹枝头;秋天,有醉人的野菊、迷人的红叶。村东一条小河,缓缓穿村而过。潺潺的水声夹着百鸟的齐鸣使这个山村更加富有诗情画意。
- 花山镇的起源查看详情…
- 花山镇位于花都区东部,面积116.40平方公里。西与花都花山镇区中心城区相连,北与芙蓉渡假区、王子山公园接壤,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所在地。106国道、机场高速...
- 详情回答:花山镇的起源隐藏详情
- 花山镇位于花都区东部,面积116.40平方公里。西与花都花山镇区中心城区相连,北与芙蓉渡假区、王子山公园接壤,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所在地。106国道、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花都大道、山前旅游大道等主干道在境内纵横交错,从镇中心城区到白云机场仅需10分钟路程,交通十分方便。全镇户籍人口7.6万人,外来人口约3万人,有华侨及港、澳、台同胞7万多人,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的侨乡。花山镇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7℃,地势北高南低,以平原地形为主,花都著名的菊花山位于境内。 2006年花山镇税收突破2亿元大关。以占地5000亩的华侨科技工业园为基地,以爱机汽车配件、今仙电机、永大不锈钢等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村级企业蓬勃发展。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1.92亿元,工业总产值76.51亿元,税收2.0023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8228元,农民人均收入6035元。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都市型农业"。农村以种植水稻、蔬菜、水果,养殖塘鱼、禽畜等为主,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和改水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独特的区位优势为花山镇发展临空工业、旅游业、仓储业、房地产业、现代园艺业、运输业等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花山镇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共同迈向新纪元。
- 庄河蓉花山镇大吗?查看详情…
- 容花山人口多吗?居民收入怎么样?谁知道?容花山人口多吗?居民收入怎么...
- 详情回答:庄河蓉花山镇大吗?隐藏详情
- 蓉花山镇位于庄河市北部,镇中心距庄河市区30公里。镇域东、西、南、北分别与仙人洞镇、长岭镇、太平岭乡、步云山乡接壤。 蓉花山镇因政府驻地北侧有蓉花山而得名,境内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备,东西大通道、庄茧路贯穿全区,镇级达标公路连接村村屯屯,通讯设施先进,程控电话进户率达60%,有线电视连接千家万户,水资源丰富,电力充足。 蓉花山镇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镇内已建成德兴老街、新兴街2条商业街,街区楼房林立,商业网点众多,商品丰富。是庄河北部地区经济、文化和物流中心。 蓉花山镇地区属千山余脉,有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山菜资源和矿产资源,其中硅石品位高,储量大,品位含二氧化硅99.3%,总储量约150亿吨。产品远销东北华北及华东各地.硅石开采业和缫丝业是蓉花山的传统优势产业,全镇缫丝厂已达22家,年产丝200吨,产蛹4000吨。 近年本镇劳务输出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本着国内境外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以解决富余人员就业和百姓创收的宗旨,积极开拓劳务输出渠道,已有大量人员实现了在城市就业,以及境外(日本新加坡)就业,并且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蓉花山镇政府驻地蓉花村。2003年底,全镇共辖17个村委会:大岭、马家、刁桥、七一、汤家、潘家、瓦房、柞树、娄屯、红塔、旭升、德兴、双烈士、三日庙、东瓜川、五道沟、蓉花山(职工委),145个村民小组。全镇10463户,37924人,其中男为20982人,女16942人,农业人口35445人,非农业人口2479人,全镇人口密度181人/平方公里。农民人均收入2095元。
- 庄河蓉花山镇大吗?查看详情…
- 容花山人口多吗?居民收入怎么样?谁知道?
- 详情回答:庄河蓉花山镇大吗?隐藏详情
- 蓉花山镇位于庄河市北部中心,这里山清水秀,地灵人杰,辽南第一个抗日组织“大刀会”的风云人物鞠抗杰就是东义村(原三义庙村西隈屯)人,这里有辽南版的“乔家大院”?---建于清咸丰年间的长隆德地主庄园,闻名遐迩的“德兴街”,风景隽秀的鸡冠山、蓉花山等等。据考证,从清朝中期至今这里一直是庄河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心。它东邻仙人洞、国家AAAA级自然保护区和太平岭乡,西、北与长岭镇和步云山接壤,南隔朱隈水库与光明山相望。越过镇内主要公路有庄(河)茧(场)线和仲长线(北部大通道),公路四通八达对外交通条件优越。镇政府驻地蓉花村韩屯德兴街,距庄河市区30公里,面积213.1平方公里。属于丘陵低山地貌,境内东北、西南高中间低,千山山脉延续部分环绕北西、南三面,平均海拔50米以上,是庄河河的发源地。镇区一瞥(见图1) 早在100多年前,这里就商贾云集,闻名海外的“德兴街”正在续写着蓉花山新的篇章。由德国传教士建于1840年的天主大教堂(见图2),至今还印证着蓉花山镇不朽的魅力。长隆德地主庄园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保持最完整的古庄园, 1993年被大连市政府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山野面积广阔,山林覆盖率达90%以上,水资源丰富,水质誉满国内外。五道沟的地热资源(见图3)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那里有四季如春的温泉,冬季地表水温在摄氏29度以上,是开采洗浴中心理想之处。在山上不用费力就能找到优质的天然矿泉水,全镇已探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饮用水资源星罗棋布。 矿产资源丰富(见图4)。已探明的硅石资源储藏量为1.2亿吨,硅含量达99.8%,硅石储藏量和硅含量位居两个全国第一。 交通便利,信息畅达。庄(河)茧(场)线贯通南北,仲长线(北部大通道)贯通东西。公路网纵横全镇,实现村村通油路,屯屯有乡路的目标,通讯设施也得到飞速发展,镇区内新建通讯接收塔4 座,程控电话装机量占全镇总户数90%以上。有线电视进户率足年增加。 蓉花山镇是庄河北部重镇。镇区楼房林立,商业网点众多,商品丰富,建有电影院、医院、网通支局、邮政局、图书馆、电视转播台、天主教堂、镇政府、德兴村委会、蓉花村委会、法庭、工商所、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电管所、加油站、液化气站、农机站、水利站、运输管理站。蓉花山镇教育体系完善,从幼教到高中及成人职业教育,在本镇范围均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机构有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庄河市第八初级中学、庄河市第四高级中学、蓉花山镇党、职校。林蚕果业、硅石开采加工、柞蚕丝生产、畜牧业和高效作物种植业等不断得到发展。硅石开采加工和水缫丝生产加工(见图6)是蓉花山镇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 蓉花山镇政府驻地(见图7)蓉花村韩屯。蓉花村金屯,是“鳌拜后人”居住最密集的地方。在这个屯子里,90%以上的村民都姓金,他们都是本家。经过考证,康熙皇帝将鳌拜全家终身监禁期间,他的一名叫“尔坠”的孙子侥幸逃脱,后来辗转经岫岩来到蓉花山镇定居,他们都是“尔坠”的后代,在鳌拜后第六世,全家由瓜尔佳氏改为金姓。 镇百以上岁老人:源发村董沟屯汤常氏(横跨三个世纪),女,106岁;蓉花村白店屯庚吕氏,女,102岁;前发村姜富,女,100岁。 2006年底,全镇共辖9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职工委),145个村民小组。共10619户,36640人,其中男18856人,女17784人。农业人口33327人,非农业人口3313人。 一、蓉花山芦花鸡产下两枚中国巨蛋 2006年初夏时节,蓉花山镇爆出了一则奇闻,5月6、9日共4天时间,源发村姜屯杨荣华家一只芦花鸡下了两枚巨型鸡蛋,这两枚鸡蛋从外表看与普通鸡蛋没什么两样,只是个头大得惊人,比鹅蛋还大出一大圈,两枚蛋长径都是9厘米,短径分别是6厘米和6.1厘米,圆周都是19.5厘米,重量都是205克。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鸡蛋,5月6日被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见图8) 二、蓉花山镇被评为大连市生态示范镇 蓉花山镇通过不懈的努力,于2006年被评为大连市生态示范镇。天蓝、树绿、水清,曾经是蓉花山人追求的一个梦想,如今变成了现实。在蓉花山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民众的共同的努力,蓉花山人用辛勤的汗水,绿染大山满目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在加速实现生态化的道路上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它将惠及子孙后代,是蓉花山人一笔永远都享不尽的财富。 三、不断推进对小城镇的建设 蓉花山镇为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今年,小城镇建设规划区内,严格按着“布局合理,提升品位,改变理念,发展超前”的小城镇建设理念,启动镇北住宅新区建设,新建居民楼6栋,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投资160万元,建成自来水塔,解决镇区内居民饮用水问题;投资50万元对镇区内路灯全部进行改造。年初开始,镇政府对农贸市场和停车场进行整治和再建。 四、蓉花山镇强化“畅通工程”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镇党委不断强化政令畅通、信息畅通、道路畅通工作,以“畅通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蓉花山镇先后出台了《机关干部管理规定》、《村级干部管理规定》,在源头上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政策不“走形”;在信息畅通工作中,将政策信息、招商信息、资源信息、人才信息、致富信息等分类下传到用户,实现信息共享。道路畅通是“畅通工程”的一项主要内容,今年镇里完成了瓦松线、吕七线、南环路油路工程,总里程达33.6公里,完成了王屯到朱隈9.7公里的村级公路路面改造,修建桥涵30座。 五、蓉花山镇广泛开展廉政教育活动 2007年蓉花山镇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知荣辱“学习党章,遵守党纪”的廉政教育活动。为使教育活动收到实效,镇纪委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在活动中,镇主要领导带头学亲自抓,并把每周五设为固定学习日,并定期检查和考核学习效果。与此同时,镇党委还着重强调,党员干部要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增强党性修养和廉洁从政意识,自觉带头遵章守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见图9) 六、蓉花山镇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 蓉花山镇在积极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同时,结合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广泛开展创建 “五型”机关活动。一是诚实守信,打造“服务型”机关。号召机关干部转变工作态度,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重实践、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机关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二是积极向上,打造“学习型”机关。每周五定为机关干部的学习日,学习相关内容,不断给机关干部“充电”,更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要求。三是精诚团结,打造“团结型”机关。团结产生力量,凝聚才有战斗力。镇党委要求机关干部政治上互相关心,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爱,使政府上下形成了平等友善、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四是明确任务,打造“责任型”机关。围绕“八荣八耻”的教育,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教育,增强机关干部责任意识和事业心。五是严明纪律,打造“守纪型”机关。开展“重温党章,做遵章守纪的党员干部”活动,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求机关干部时时做守纪人,带头遵守执行法律法规。 该活动开展以后,全体机关干部大局意识和责任感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大大提高了机关的办事效率。 七、抓庭院经济富民,使人均收入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中,镇政府在听取群众意见,依据本地条件,搞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扶持农民搞好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今年全镇已有8600户有家庭项目,占全镇总户数90%以上,比去年同时期增长22%,可实现庭院经济收入1600余万元,比去年增长29.2%,涌现出养猪专业村1个,专业屯9个,草莓、蔬菜、食用菌、苹果、养鸡专业屯35个,各类专业户达2700余户,与此同时建立不同联合体和协会6个,培养各类农民经纪人43人,在推动农民生产,促进销售环节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 花山村的相关资料查看详情…
- 最好要详细一点的~~
- 详情回答:花山村的相关资料隐藏详情
- 花山村 阜平县有一条优美秀气的河,叫胭脂河。胭脂河边的山沟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花山。花山村前村后的山坡沟壑满是花草树木,春天,满山的桃花紫荆花喧闹枝头;秋天,有醉人的野菊、迷人的红叶。村东一条小河,缓缓穿村而过。潺潺的水声夹着百鸟的齐鸣使这个山村更加富有诗情画意。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曾在此歇息,而以下课文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良好态度。
- 滁州那个地方0查看详情…
- 滁州有什么好玩的,土特产有哪些
- 详情回答:滁州那个地方0隐藏详情
- 旅游景点 1 旅游概述 滁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中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白鹭岛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景观驰名中外。 滁州拥有琅琊山、皇甫山、韭山、神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明皇陵、明中都城两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省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滁州,不仅以自然山水之美著称于世,而且人文景观璀璨夺目,唐宋以来,历代文人都有诗文为之称颂。 滁州名胜首推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美誉的琅琊山,山中大片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林壑幽美、溪流淙淙,密林之中掩映着建于唐代的琅琊寺和建于宋代的醉翁亭(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及姊妹亭“丰乐亭”;还有集“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于一体的“金陵锁钥”清流关。山间摩崖石刻遍布,其中“欧文苏字”碑、吴道子观自在菩萨石刻像被称为“镇山”之宝,标志着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中植物繁茂,共生长、繁衍、栖息着1031种中草药、672种植物和131种鸟类,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植物园、中草药圃和禽鸟乐园。生机勃勃的全国四大寿梅之一醉翁亭梅树,高大挺拔的独有树种醉翁榆、琅琊榆,更增添了琅琊山神奇的魅力。 凤阳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帝王之乡”、“花鼓之乡”、“大包干”发源地闻名遐迩。全县旅游景点众多,文化内涵精深,明皇陵、中都城遗址和明中都鼓楼气势雄伟;朱元璋出家礼佛的龙兴寺经过几年修复,规模宏大,香火鼎盛;凤阳东南部的韭山洞、禅窟寺、狼巷迷谷、卧牛湖构成了以自然山水野趣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改革开放以后建成的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天长市博物馆(展有大量的西汉出土文物)组成两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全市还有高邮湖(在天长境内70平方公里)、明光女山湖古火山口、全椒碧云湖等大量的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中,发展旅游事业的潜力巨大。 2 推荐景点 市区:琅琊山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舜耕旅游度假区、清流关、九天峰生态旅游度假区、二郎湖、花山彩云洞 来安:白鹭岛生态旅游区、半塔烈士陵园(皖东烈士陵园)、孔雀寺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龙山寺、三塔寺 天长:釜山卧龙公园、天长博物馆、龙岗、护国寺、沃公祠、高邮湖 明光: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 定远:虞姬墓、藕塘烈士纪念馆 凤阳:明皇陵、明中都城、明中都鼓楼、狼巷迷谷、韭山洞、龙兴寺、皇觉寺、小岗村 3 滁州十二景 湖州贡生尹梦璧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在滁州任通判时,将滁州秀丽风光的最佳景致归为滁州十二景。 1、琅琊古刹 琅琊古刹即今“琅琊寺”。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筹资,法琛禅师所建。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刺史胡琉奉赵匡胤之命,藏“四朝御书”于御书阁内。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太宗赵光义御赐匾额,易名“开化禅寺”。清代嘉庆年间,皓清律师募金扩建, 改寺名为“开化律寺”。太平天国时期,“寺经烽火”,仅存无梁殿一座。光绪三十年(1904年),达修(李赞泉)住持此寺, 募集资金,重复旧貌。1984年正式以“琅琊寺”冠名。该寺有大雄宝殿、玉皇殿(无梁殿)、韦驮殿、明月观、明月池、藏经楼、濯缨泉、祗园、雪鸿洞、归云洞等著名景点。在玉皇殿东约150米的山坡上,有唐代摩崖石刻三处:李幼卿摩崖题诗、柳遂摩崖题诗、皇莆曾摩崖题诗。在大雄宝殿后壁有唐吴道子绘观音像碑。在寺西归云洞内,有宋治平元年(1064年)杜符卿摩崖石刻两处。在玉皇殿西150米清风亭后,有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于乾道九年(1173年)冬,亲书纪游的摩崖石刻。还有明代、清代、民国的石刻约200处。 2、让泉秋月 “让泉”位于醉翁亭门前,隔一溪之水与醉翁亭相望,泉眼周围用石块砌成二个方池,分别有泉水交替涌出。泉的上方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滁州知州王赐魁题刻的“让泉”二字碑刻。据说,“让泉”之名典出于西南边陲有一种让树,一颗种子发两棵芽,出土后必自行枯萎一芽让另一芽存活,象兄弟一样友爱。 “让泉秋月”就是如今的醉翁亭景区。醉翁亭为山僧智仙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后屡毁屡建。现在的建筑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全椒人薛时雨募集资金修建,“宝宋斋”里现存薛时雨的《重修醉翁亭记》石碑,碑文记载了曾国藩、刘铭传、吴棠等晚清名臣出资捐助的情况。醉翁亭院内还有宋代建筑“二贤堂”,明代建筑“宝宋斋”、“意在亭”、“曲水流觞”、“影香亭”、“方池”、“古梅亭”等;清代建筑“解酲阁”、“怡亭”、“六一亭”等。欧阳修所植梅花在古梅亭之前,原梅已枯,此株约为明代嘉靖年间后人补植。距今四百年以上,枝茁叶茂,老而不衰。 3、丰岭祥云(丰乐亭) “丰岭”即丰山,紧靠滁城西郊。丰山之名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山顶饮过马,见水草丰美,登基后就把沛县丰邑的人迁来滁州,故有丰山和侨置的沛县之称;一说此山为附近诸山主峰,凡雨泽大至时,必有云气预发山顶,谚语说“丰山着帽,丰年之兆。” 滁十二景以丰山为主体、以丰乐亭为中心的风景区,历史上很有名气。丰山上有汉高祖庙(高皇庙)。欧阳修知滁时,曾撰写《祈雨祭汉高祖文》。该庙已在战火中毁坏。明洪武六年(1373年),兵部在此山麓建养马场,并设置太仆寺——管理马政的机构。丰山东北侧,三面环山,山下有一幽谷,欧阳修在此修建了丰乐亭、开凿了“紫薇泉”。九百多年来,历代文人名宦,游丰山幽谷,览丰乐亭,祭汉高祖,留存了几百首诗词、游记、祭文。其中欧阳修写的《丰乐亭记》是《醉翁亭记》的姐妹篇,深受后人喜爱。 现在,丰乐亭院内的亭门、丰乐亭、保丰堂、危楼、棠舍、介舟等已经重新修葺一新,紫薇泉的泉水甘甜如故。可惜1974年建的油库使这里至今不能供人游览。滁州市政府正在协调油库搬迁事宜,丰乐亭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丰岭祥云”这个古老的景点即将供人观赏 4、清流瑞雪 清流即清流关,位于南谯区的关山中段。因南唐时地属清流县得名。又名“关山洞”。据《滁州志》载,清流关初建于南唐,公元937年,李升代吴称帝,建都金陵(南京)。特在此建筑关隘,“以御北师”。清流关削壁峭立,下临深涧,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九省通衢”、“金陵锁钥”。 欧阳修等诗人曾有“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岭控江淮高刺天,雪中形胜与云连”的诗句。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时任殿前都虞侯的赵匡胤带领5000人马攻打滁州,大败南唐军十五万人,生擒将领皇甫晖和姚凤。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二月,总理五省军务卢象升与李自成在清流关展开血战,河水为之赤。清代末年津浦铁路通轨,清流关沦为偏僻山路,建筑渐渐残败。修建于明代以前的古道现存长约3公里,宽4.5米,全为青石铺垫。道中遗留宽5厘米、深3厘米的车辙痕,清晰可见。关楼附近原有关山寺、关帝庙、包公祠、娘娘殿、无梁殿、藏经楼、胡天官祠等建筑群。今仅存半壁关洞,上马石、下马石、试剑石、古井等。早在80年代,清流关就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前期开发工作已经实施,南大门已建成。登关一望,群山逶迤,峭壁削之,仍不失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漫步在古驿道上,发思古之幽情,遥想当年古战场上金戈铁马,旌旗蔽日,河水为之赤的惨烈,至今也不禁为之动容。 5、花山簇锦 花山在南谯区花山乡境内,离滁城约20公里。尹梦璧原画题词云:“此发滁祖山也。层峦叠岫,望如簇锦。”这就是“花山簇锦”的由来。 彩云洞内的钟乳石很美丽。今日的花山,风景如画,登其主峰,仍望如簇锦。遍山的林木翠竹,郁郁葱葱。幽深曲折的彩云洞已经有民营企业家在开发,不久将会向游人开放。 6、重熙洞天 重熙洞在滁州市开发区凤凰办事处陈桥村鸡爪山北腹,距离滁城约五公里之遥。明代嘉靖丙寅年间(1566年),太仆寺卿盛汝谦偕郡人孟津在鸡爪山发现此洞,见洞顶有熙阳射入,宛如另有一重天,因命名为重熙洞。民国《琅琊山志》记载崇祯丙子年(1636年)滁人避寇于此,普救万众之数。故又名普救洞。 明人肖崇业在《游重熙洞龙蟠琅琊记》中曾对洞内有这样的描述,“上有天窗闭启,吐日吸月,容光掩映,万形可辨,怪石玲珑,纹肖刻画”。当时游人众多,踏山成径。清代以后,其洞半淤,洞口为山石所堵。如今,重熙洞经多次挖掘后的洞口宽敞高大,可容二人并排同时进入。洞口石壁上“万历丁丑仲夏省祭官邵富督工重建”的石刻依然清晰。进洞十余步,可见洞顶有一窍天然空隙,自洞内可看到天空的景观,别有情趣,明人称“一窍天”名不虚传。惜“怪石玲珑纹肖刻画”的景象已不复见。 7、西涧春潮 唐代建中四年(783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写了一首绝句《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哙炙人口的诗句广为流传,使西涧至今名声在外。外地人来滁州,常问西涧在何处。据清代光绪年间《滁州志》记载,西涧本属小沙河,西部山区汇集的水自西向东合金家桥下之水为乌土(兔)河,东入上水关,过广惠桥(西桥)、通济桥(南桥)、三元桥(文德桥),穿城而过,出下水关入清流河。因其主河道在滁州城西,故名西涧。 宋代以后,州人依据《滁州西涧》诗意,在涧边建有野渡庵、野渡桥、幽草亭。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王士祯曾赋诗一首《西涧》:“西涧萧萧数骑过,韦公诗句奈愁何?黄鹂唤客且须住,野渡庵前风雨多。”根据有关方志记载,野渡庵在民国时期尚存,毁于侵华日寇之手。野渡桥、幽草亭早已坍塌。1958年,修建了城西水库,将西涧大部分淹去,如今只存水库大闸至上水关(滁州中学后院围墙处)一段水面,仍依稀可见旧时影子。滁州市政府已有“在城西水库以西的适宜区域,开辟西涧景区”的旅游规划。 8、龙蟠叠翠 龙蟠叠翠之景位于滁城西南7公里左右的琅琊山林场境内,滁花公路煤炭口南侧数百米远的山洼处。景区内原有龙蟠寺、偃月洞、灵芝井等,山峦夹峙,岩石耸立,林木茂密,郁郁青青,灌木丛生,野花繁盛,故称“龙蟠叠翠”。 龙蟠寺亦名广福禅寺,又名寿圣寺,寺僧吴广建于北宋元佑年间,八年而成,规模宏大,“费钱千万”。据滁州文物志记载:“1985年时,遗址尚有直径60厘米的楹底石墩十数,自南向北,屋基为5层,共进深130米,东西宽80米”。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已是瓦砾遍地,仅余一阶梯形石础。再寻找灵芝井(宋人张希尹凿于1088年,仰泉涌出,因产灵芝而名,龙蟠寺众僧皆赖此井水为食用),也早已崩塞,唯有一凹可辨。偃月洞在龙蟠寺遗址北数十步,洞门已毁不可寻,只见一片怪石屹立林间,形态各异,石间有洞,洞与洞似乎相通。洞周围有宋代摩崖石刻多处,宋绍圣四年(1097年)知州曾肇(曾巩的弟弟)的题洞名刻岩已字迹模糊。另有宽40厘米、高50厘米的一块宋代摩崖石刻,上书“蔡延庆、韦骧、沈铢,元丰庚申(1080年)孟夏十七日游”。虽经千年风雨仍字迹清晰,殊为珍贵。然漫山林木茂密苍翠,“森森万丈凌苍穹,怪石垒垒若蹲虎,古柏屈曲如蟠龙,林鸟自啼花自落”,仍不失为一佳景之处。 9、菱溪夜雨 菱溪原名荇溪,因五代时避吴王杨行密讳改为菱溪。据清康熙《滁州志》载,“菱溪塘在州东七里,周一百三十丈”。即在今琅琊区扬子办事处菱溪村。 当年尹梦璧驾舟夜行湖上,游鱼夜出,弄津水面,作霖雨之声,故将此景命名为“菱溪夜雨”。杨行密部将刘金的宅园就在菱溪塘边,家藏六块奇石,后子孙沦落,奇石被弃之溪边,有一块最大“偃然僵卧于溪侧”。欧阳修知滁时,多次前去观看,视为珍玩, 用三条牛驾车把菱溪石运到丰乐亭,“朱栏绿竹相映掩,供游人岁时嬉游”。还特地作了《菱溪石记》文和《菱溪大石》诗以显其胜。清代光绪年间,菱溪石被移于醉翁亭院内。 10、石濑飞琼 石濑涧在南谯区城郊乡赤湖铺,距滁城约7.5公里,源自花山北麓,经九莲峰、蚂蚁山南,过官庄东仙桥入赤湖。清代康熙年间《滁州志》载:“石濑涧在赤湖铺之北,石生水底,嵯峨突兀,连亘数十丈,水流其间,萦纡回复,每春夏泛涨,水石相激,澎湃有声,波澜眩转,观者忘倦,为州之异景”。水激石涧形成的急流,如溅飞的琼珠,是一大奇观。1958年,石濑涧淹入城西水库之中。 11、柏子灵湫 柏子灵湫即柏子潭,在今天的龙池街龙潭。原是汉代开采铜矿留下的大水潭,故潭水深黑色,因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御封为柏子灵湫或柏子龙潭。元代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率义军驻扎滁州,正值大旱,朱元璋亲挽雕弓,向潭中射箭三支,祭祷“神龙”请三日后雨,至时果然大雨,圣衷大悦。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遣秦府右傅文厚吉以御撰文至柏子潭前致祭。洪武九年(1376年),“敕有司建祠”。九年后,朱元璋再次下诏,在柏子潭前建亭,亭内安放御制的“柏子潭神龙效灵碑”。洪武十九年(1386年),疏浚龙潭,在潭周围建楼,极其壮丽。 柏子潭边有“柏子龙潭庙”,又名“五龙君祠”,是宋代乾德四年(966年)知州高保绪建,祠中绘有五龙像。从宋代至民国年间,每年六月初六,滁人都前往祭祀。欧阳修知滁时,曾作《柏子坑赛龙》记其胜景:“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潭东侧有龙泉寺、马神庙、时若亭;西北侧有龙王庙、双燕洞、吕公泉,均久已废圮。 1936年4月,著名散文作家方令孺女士偕徐悲鸿、丁玲等一道游琅琊山,曾著文记述当年“柏子灵湫”周围建筑的宏伟壮观。可惜现在已经淤塞为平地,旧景无存了。 12、谯楼大观 原址在滁城内文德桥北。清康熙《滁州志》记载:“在州仪门之外,东去三十余步,旧名皆春。元代至元五年(1268年)郡守刘淇重建。置鼓角更漏于上,改为谯楼。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郡守赵大纲将其开拓,改名大观楼”。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州守余国木普重修,雍正七年(1729年)郡守万士良重修。大观楼建筑雄伟,登楼可远眺全城。登斯楼远眺琅琊山,近观文德桥下幽幽碧水,远景如图,近景似画,故曰谯楼大观。此楼毁于清代晚期。 当年,尹梦璧曾将所绘的图画,配以诗文,勒刻于石碑。碑石共有6块,长176厘米、宽50厘米。每块碑石分刻两幅诗画,镶嵌在丰乐亭院内保丰堂的内壁。可惜文革中遭到破坏,目前尚存碑刻4块,残存在丰乐亭外的林间空地上,字画尚可辨识。 特产 滁菊,滁菊俗称白菊、甘菊。每年春季移栽,11月上旬采摘,取其头状花序干燥或新鲜饮用、药用。 西涧春雪,国家级名茶。前身应为南谯贡茶。原产于南谯区皇甫山林场。宋时,皇甫山弥陀寺住持悟真大师云游南方,从川贵带回茶种,种在南北将军山山坞中。良好的自然环境培育出上好佳茗。 凤画,即凤凰画,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造型新颖美观,设色鲜明艳丽,技法细腻严谨,具有固定的规格和模式。 凤阳玉雕,凤阳玉石质地均匀,结构细密,色泽光滑,花纹清新高雅。按其不同的组成和颜色,可分为凤阳玉和大理石。前者近乎汉白玉,产于府城北部凤凰山和东部独山一带;后者酷似云南大理石,产于县南部和西南部的韭山、猴山、窑山等山区。由于玉石中所含的矿物质不同,所以其花纹各异,有虎皮花、条灰、墨玉、汉白玉、雪花白、蛇纹绿、芙蓉红、芝麻花、芦山青等10余个品种。 马厂酥笏牌,主打:面粉、熟芝麻名品:全椒马厂酥笏牌特点:味美,品茶时食用味更佳得名缘由:笏是古时上朝时,大臣为了怕遗忘的重要的事情,而将奏请之事书于其上,类似于今天的记事本。酥笏牌则是因为类似笏,又香酥可口而得名酥笏牌。典故:明初,朱元璋大释开国武将兵权,酥笏牌的创始人乐韶凤(全椒县人),时任兵部尚书,为保平安,创出酥笏牌,一来向朱元璋表忠心,二来又可全身而退,后朱元璋允其回乡,得以善终。其后,酥笏牌一直经久不衰。 天长雪片糕,主打:糯米粉、猪油名品:铜城大糕、龙岗大糕制法:先将糯米炒熟磨粉、放置两个月后,将糯米粉、猪油、糖、水等按比例调和,然后炖熟即可,要求火候的把握十分精确。特点:色白如冬雪、味甜而松软、柔韧而入口即化。 滁州琅琊酥糖,又名:秦尤酥糖、董糖主打:麦面、芝麻特点:色白、口感细腻、甜酥可口、老少皆宜。 麦饭石保健品,位于滁州市章广镇,利用地方特有的非金属矿资源—麦饭石(古载称之为“神石”、“长寿石”、“药石”),经过精加工而成的工艺品。由于麦饭石里含有三十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有十八种为人体所缺少的微量元素,因此该工艺品又具有保健作用。 凤阳酿豆腐,主打:嫩豆腐、猪肉、虾仁、鸡蛋特点:豆腐的滑嫩、肉馅的鲜美、外表的酥脆,构成了这道菜独特的味道。制法:将猪肉、虾仁切碎作馅,然后夹在两层豆腐中,裹鸡液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入清汤勾芡放适当的调料即可。从选料的把三关、到做法的走四步的严格执行,才会品尝到正宗的“凤阳酿豆腐”。 梅鱼,又名“梅白鱼”,定远池河镇至凤阳梅市乡广段池河中的特产。梅鱼,小者数寸,大者盈尺,眼珠晶亮头小身扁,色白肉嫩。尤以黄梅季节捕捞出水的梅鱼,会从鳞下流出串串乳汁般的液体,鱼肉味鲜美无比。据传,梅鱼在明代曾是贡品。 炉桥桥尾,系定远炉桥镇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特产,选用猪臀部带尾的一块肥瘦间半的肉盘,经过精心加工腌制而成,因此,又称“摇尾”。形状如扇,造型美观,清香四溢,蒸煮咸宜。炉桥名莱“冰炖桥尾”以此为原料。 雷官板鸭:因其产地来安县雷官集而得名,是当地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自清朝同治年间问世后,以其精湛加工方式和传统风味享誉大江南北。板鸭制作采用宰、卤、晾、煮四道工序。板鸭外表色泽光洁,呈乳白色,食之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淡适中,味鲜醇香,诱人进食。 天长鸡豆果,学名叫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莲,是睡莲科、芡属植物。据资料,芡实作为一种强身美容食品,早已被古代名人所重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年老仍健康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据他在书中自述,主要得益于数十年坚持每日食用煮熟的芡实。还有资料介绍,芡实与猪瘦肉或牛肉各适量共煮食用,味道鲜美,滋补身体,男女老少皆宜。 明光绿豆,明光市明东、石坝、涧溪、卞庄、管店及横山等乡所产绿豆的通称,颗粒大,色泽鲜,晶莹碧绿。以明绿液酿制的“明绿液”酒,被誉为“酒中奇花”。 来安花红,学名“林檎”,是我国最古老的水果品种之一。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香浓渣少。安徽省来安县盛产花红质地最佳。这里的鲜花红果子不仅好吃,而且还能开胃解暑,泡酒止泻治痢疾,是人们健身防病的上好营养果品。 池河雪片糕,定远县池河雪片糕历史久远,相传最早是由古太平桥头张姓人家最早制作,到清朝乾隆帝下江南,此品作为贡品迎驾而名声日隆。因糕片透明,又名“云片”,又因入口即化而称“雪片”。此糕彩传统手工做法,选用上等糕糯米,优质庶粮,小磨麻油精制而成。曾获全国食品展销会金奖。
- 又称“州篮”。据传有一千多年历史。滁州气候温和湿润,境内山峦叠翠,盛产淡竹、元竹等。竹皮青翠,竹质坚韧,纤维细长,富有弹性,是竹编工艺晶的最佳原料。滁州竹篮名牌有“舟篮”(又称(f腰篮”、“元宝篮”)和“猫叹气”(因盛食物加盖,猫无奈何而俗称)。编技精巧,造型新颖,晶地坚固,美观实用,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一度畅销二十个省市,曾出口日本、美国及西欧各国,
- 花山村在哪里查看详情…
- 叫胭脂河。胭脂河边的山沟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花山。花山村前村后的山坡沟壑满是花草树木,春天河北省阜平县阜平县有一条优美秀气的河,满山的桃花紫荆花喧...
- 详情回答:花山村在哪里隐藏详情
- 叫胭脂河。胭脂河边的山沟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花山。花山村前村后的山坡沟壑满是花草树木,春天河北省阜平县 阜平县有一条优美秀气的河,满山的桃花紫荆花喧闹枝头;秋天,有醉人的野菊、迷人的红叶。村东一条小河
- 花山村隶属于鱼塘彝族乡花山村委会行政村,属山区。位于鱼塘乡镇南边,距离鱼塘乡政府所在地28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120公里,东邻龙潭三家村,南邻龙潭良子村,西邻把边江,北邻丙礼村。辖区曼天、大花山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95户,1520人,其中农业人口1517人,劳动力790个,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80人。 全村国土面积36.63平方公里,海拔1130米,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1190毫米,适宜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4598亩,其中人均耕地3亩;有林地37567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6.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
- 办理营业执照查看详情…
- 滁州市南谯区花山乡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在哪里?
- 详情回答:办理营业执照隐藏详情
- 是的,这样的办理方式首先就决定你的经营方向。或是餐饮、医疗等方面。 必须先办理专业性的证件,才能办理营业执照。 从字面上都能这样的理解。
城市信息
中心村经纬度 |
|
经度:118.18715621037 |
纬度:32.228547962269 |
热门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