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头村旅游信息
- 怀化的民俗民风查看详情…
- 清明送麻糍糯米做的叫麻糍,以晚米做的称年糕。清明做麻糍,过年做年糕,这是新...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苗族、侗族人民踩芦笙的节日。新街...
- 详情回答:怀化的民俗民风隐藏详情
- 清明送麻糍 糯米做的叫麻糍,以晚米做的称年糕。清明做麻糍,过年做年糕,这是新昌民间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过去,清明祭扫太公坟时有分麻糕的习惯。轮到作祭主的必须预先作好准备,待祭扫分,在坟坛前当场按人分麻糍。民间所讲的“清明拿麻糍,见人头分麻糍”之说盖出于此。新昌县志载:“宗族的太公坟,扫墓人多……祭扫会餐后,分胙肉和麻糍。”建国后,清明分麻糍的习惯已属少见,可是清明节做麻糍却更为普遍了。但它的意义并非单一为扫墓。 在新昌还有清明送麻糍的习惯。这是两家联姻后嫁娶前的一种礼仪。这一礼俗很早以前便在全县各地农村中流行。在嵊州市与新昌毗邻的农村中也如此。谁家要娶媳妇了,男家一般都要在清明节前向女家送去清明麻糍,预示在下一个清明节前将要来娶新媳妇过门了。女儿出嫁后,女家父母到了清明节又得向男家回送清明麻糍。据说这是预祝小俩口结成夫妻日子能过得糯滋滋、甜丝丝。 送清明麻糍最为讲究的是回山一带。春分后一星期便开始打算好办齐所用的作料。离清明节还五、六天就要安排送去,宁可早一天,不能迟一日。送的时间必须是上午,于是头一天下午或晚上一定要做好麻糍。凡是礼仪麻糍都须嵌过馅,叫做嵌糖麻糍。在制作中也比一般精细一些、捣得透一些,外形尽量做得样子好一些。大小要匀称,长短要致,馅的甜度也总是足一些。用来送麻糍的家伙也有一套讲究。大多用团空(用篾编成,工艺精细,形似鞋篮)或切篮。把麻糍一段一段分层次整齐地码放在里面,外面再套以青色麻袋,然后打好牢固的结(表示吉庆、结亲)。向女家送,一般都应由新女婿亲自挑着去,以表诚意。如新女婿因故无法新自去,也有由兄弟代送的。女方向男家送,多由新媳妇的兄弟送。 麻糍送到后,还应将送来的麻糍马上分别向邻里家分过去,以表热情大方。这时邻里乡亲便会围上来看一看新上门的“毛脚女婿”,相互认识一番,大家也便知道这姑娘不久就要出嫁了。所以群众中还有“吃过清明糕,囡便养勿牢”之说。女家向男家回送的清明麻糍也一样,总得分给邻里乡亲共享口福,乡亲们接过赠送的麻糍,总是乐呵呵地还要回敬几句客套。 关于送清明麻糍,新县志中有“乡下有些男家给女家送三年清明麻糍,以示家底殷实”的记载。这是过去的事,现在大多只送过一年就算了。 做麻糍得先将糯米浸泡在水中,待胀足后淘尽沥干、上蒸桶蒸熟后,放在石臼内捣烂成团后起舂,再趁热拉成厚薄相当的粉团,然后嵌以馅。做清明麻糍时间迟早因用场而异。要上新坟的最早,春分后三天就要做了。 做麻糍时需要一定的人手和劳力。因此,常常与兄弟叔伯或邻居相约在一起做。大家分工合作,各献身手,既忙碌又闹热。年轻力壮的男子在轮番用捣杵(有檀树和石头两种)用力捣麻糍,还有一人专门负责在捣的时候掭麻糍,捣的人大汗淋漓,掭的人热得不时发出咝咝声。主妇和帮忙的女人们也在张罗着烧火上蒸,准备好摊麻糍用的团背(竹笾)、面板以及调理好馅等。在这里最凑热闹的主角要算是小孩子,他们硬是挤在一起围在石臼边看热闹,等着吃热麻糍。年纪大一点的长辈也大多在那里,抽着烟,喝着茶谈笑风生…… 用来嵌麻糍的馅种类不少。有豆沙、豇头、油麻等,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用咸菜馅或其它混合馅,也有将山里的棉花青(绍兴称艾)预先剁成碎末捣进去做成青麻糍的。麻糍的吃法也很多,可油煎、可火烤…… 阳戏 阳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之间。由湘西各地民歌、民间小调、花灯和傩堂巫师舞唱演变而来。发展过程中受辰河戏的影响,由没有行当,到分“二小”、“三小”以至多行当;由演故事,到唱小戏,演大本戏;由清唱到配打击乐伴奏,加过音乐;由矮台演出到高台演出,这才正式成了高台戏的剧种。 二十世纪中叶,湘西城乡稳定,经济活跃,商业兴旺,阳戏也就得到了发展,逐浙形成上河阳戏(流行于黔阳,怀化、芷江、会同、靖县、通道等地)、大河阳戏(即辰河阳戏,流行于辰溪、溆浦、麻阳、凤凰、沪溪、吉首等地)、北河阳戏(流行于大庸、永顺、古丈、沅陵等地)。三种路子各有特点:上河主要唱腔有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春华调;大河主要唱腔是小生一字、女一字、七句半、男女赶板及翻山调等;北河主要唱腔有正宫调、蛤蟆调及阳调等。 阳戏传统剧目150余个,多属家庭爱情、劳动趣闻和神妖鬼怪故事,很少帝王将相戏。表演以“二小”具有特色,小丑的步法、小旦的身段十分丰富。唱腔有正调、小调。男女分腔,以瓮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整理的《盘花》、《三宝舞龙》等传统剧目和改编的神话戏《春哥与锦鸡》等最有影响。名艺人有文天送、杜从善、油菜花等。 辰溪丝弦 丝弦是属于长江一带流入辰溪的,已有百余年历史。丝弦是一种优雅的宫庭音乐。辰溪丝弦在整个湖南丝弦中,是体系比较完整、艺术性较强的民间音乐,它有独特的牌子曲目,分为牌子丝弦在整个湖南丝弦中,是体系比较完整、艺术性较强的民间音乐,它有独特的牌子曲目,分为牌子丝弦和板子丝弦,在多年的演唱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曲牌格调。曲牌中的一字韵、二字韵、五字韵等,都是随着演唱成套成型剧的需要形成的较完整全面的板路。如《小乔哭夫》、《越调》、《四季相思》、《数麻麻雀》等在音乐艺术上都有其独到之处,抗日战争时期,受京戏、流行歌曲、舞蹈等的冲击,几乎销声匿迹。解放后,1955年在挖掘民间艺术中,辰溪丝弦被列入重要的发掘对象。有关专家和工艺工作者对辰溪丝弦的曲牌以及它的发展历史作了认真的搜集整理,作为宝贵的资料予以保存。辰溪丝弦是我县民间艺术的明珠,它对研究民间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创作,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可以说是辰溪的一块文化瑰宝。 辰溪丝弦在表演中,由一群靓丽少女穿着旗袍式或细软绸缎、生活淡妆,多用琵琶、扇子或碟子等作为道具。演唱时,曲调悠扬婉转,悦耳动听,配着姑娘们轻盈的舞步,阿娜的身姿,看了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七、八十年代创作的《背篓书记》、《唱春芳》、《婆媳新曲》、《如今农民都有花》等辰溪丝弦,在省里演出时均获得好的成绩,享誉着很高的声誉,现在每逢节日庆典大型文艺演出,都少了不地方瑰宝--辰溪丝弦的表演。 沅陵盘瓠龙舟节 沅陵的龙舟是沅陵人的魂,据说起源于崇拜盘瓠,有人形容得好:“提起龙船,沅陵人就像喝了几碗烧酒,吞下了几腿狗肉,头就热,心就烧,口就痒,血就腾,浑身胀起一股股的‘包子劲’”。沅陵龙舟节从准备到结束分为“偷料、关头、清桡、赏红抢红、砸船”五个步骤。比赛日期为五月十二至十四日共三天,期间人山人海,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吵,为沅陵一大盛会。 舞龙灯 舞龙,是一种深受侗族群众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从大年初一到元宵,会同侗寨各地都有舞龙灯的传统习俗。节前,人们就忙着扎龙灯,描龙头、龙尾。每逢大年初一,一支支生龙活虎的舞龙队便涌向村寨。鼓楼草坪、中堂屋、晒场都成了他们的大舞台,舞到哪里,哪里便人山人海,锣鼓齐鸣,鞭炮喧天,闹成一片,给侗乡春节增添了一层喜庆热烈的气氛。 侗族人民对接龙敬龙十分虔诚,迎龙进寨,接龙进屋,都要煨茶鸣炮、开始唱:“青龙头上三点花,龙来恭贺主人家,主家接龙有诚意,又燃鞭炮又敬茶,今日龙来贺过后,吉星高照主人家。”如此唱一段,舞一段,舞一段又唱一段,越唱越发兴,越舞越精神。在一段精彩表演之后,长龙蜷息一旁,狮子跃上了高台,先打个照面给主家拜年,就开始狮子表演。中间穿插有刀枪拳棍、剑锤尺锏等武术表演。 龙灯舞到正月十五日圆灯后,还要举行烧龙灯仪式。它象征着送龙灯回龙宫。先由灯头将龙头放到指定的河边,其余舞龙者则将龙身、龙尾和各式花灯堆集在一起。这时,周围狂欢的人们,或朝龙灯燃放鞭炮,或用松柴点火扔向龙灯。于是,一年一度的舞龙灯活动,便在这熊熊的火光中结束了。 新街芦笙场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苗族、侗族人民踩芦笙的节日。新街芦场,位于藕团新街村(原滥泥冲)与塘保寨之间的九卢冲山坳上,距塘保两华里许,场坪方圆不到900平方米,四周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场中间有一株古树,树脚有一块民国乙卯年(1951年)竖的石碑,碑高1米,宽62厘米,厚8厘米,碑文记载着芦竹场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年一度的芦笙节,附近各地寨的苗族和侗族同胞,都身着民族节日盛装,不畏炎夏盛暑,翻山越岭,来到这山里,吹笙跳舞。毗邻的贵州省各寨苗、侗青年亦前来助兴,加上走亲访友,商贾交易,山坳上热闹非凡。 踩芦笙是一种集体舞蹈。青壮年几十人围成一圈,男排吹芦笙,女的左手提巾,右手握扇,随着芦笙音乐舞蹈 ,舞步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时而进,时而退,时而快,时而慢。这一民间集体舞蹈的历史比较悠久,在苗、侗人民中流传着关于"踩芦笙"来历的故事: 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天气暴热,田地干旱,庄稼枯萎。一天,滥泥冲、老里盘、高营寨、塘保寨的苗族、侗族同胞,集中在这个坳上的空坪里,供上肥猪、焚香燃烛、虔诚地跪地诉求天神保佑,快降甘雨、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一条口含宝珠的青龙在云中翻腾,时隐时现。顿时电闪雷鸣,下了一场大雨。人们欢喜若狂,在坪地里吹笙歌舞。贪婪的寨主妄想得到青龙口中的宝珠,便命家奴箭射青龙。人们非常气愤,齐心协力,赶走了寨主。随后,天郎云开,青龙丰收。从此,附近的苗乡侗寨同胞,每年到这里踩芦笙三次,即正月十五祈求风调雨顺;七月十五报答龙神;十月十五共庆丰收。 这说明,踩芦笙原本是这里的苗族、侗族人民进行敬奉天神的祭祀活动。经过多年流传,改为现在只在每上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一次踩芦笙舞会了。 这一带的苗族和侗族人民长期和睦相处,互相通婚,他们的语言有苗、侗之分,但生活习俗硕小异。两个民族穿着同样的服装,共在一个芦笙场舞蹈 ,同吹一种芦笙调。苗族的芦笙发音略显高亢淡啸;侗族的芦笙发音略显清脆平和。苗族的舞步动作比较轻快,上币微挺,下肢颤动;侗族的舞步作稍慢,舞小稍沉。芦笙舞一共有九个曲调,每个曲调反复吹奏三至四遍。一轮踩完九个曲调约需一个小时。每踩完一轮便休息片刻,然后再吹再踩 ;由于居住分散,路途较远,中午时分才能开始,临近黄错时结束,一个下午只能踩三至四轮。踩芦笙是世代相传的集体舞蹈。每年七月十五日前夕,各苗乡侗寨总要分别组织在晚上集体排练十来天,由于退出舞场的老一辈负责向小青年传授舞蹈技艺,往往是父亲教儿子,母亲教女儿。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姑娘们提前吃了早饭,由母亲或姑嫂帮助精心梳妆打扮,穿上节日盛装,头、颈、手腕等处,戴上数斤重的银饰,全身焕然一新。小伙子们则穿上漂亮衣服赴会。动身前,先要在本寨空坪里踩练一番,然后鸣放大炮,众人才跟在彩旗后面出发。 “踩芦笙”开始,芦笙齐奏,大炮小炮齐鸣,由一人举红旗为前导,其后是二至四个男孩手执系红布的条小旗,再后是吹芦笙的男人,女的在最后,成单行踏着芦笙曲的节奏进入舞场,逐步走成一圈。小孩一边踩着舞步,一边用枝条左右横扫,将围观的人扫开,腾出一片很宽的空坪。后到达的舞队亦按同样方式进场,在先到的舞队圈外又套成一个圈,如此一圈套一圈,场地越来越宽,最多时套到九层。这时,上百支芦笙,同吹各自的曲子,高中低音协调配合,响彻云霄,煞是动听,几百有的舞队,时而进,时而退,时面踏步,时而转身,交替变换,舞姿翩跹。姑娘们银饰,闪烁晃动,璀灿夺目,实在蔚为壮观。整个舞蹈表现了苗族、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喜庆和向往。显示了苗、侗人民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的精神和热情奔放的风格。 夜郎竹文化 夜郎文化包括“采集、渔猎、农耕”三大文化。而夜郎竹文化则是“渔猎”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夜郎竹文化与其他地区的竹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狭义的竹文化,早在5000——1万年左右就已产生,但它仅限于以竹作为人类生活的用具而产生的适用性文化。如钓竿钓鱼可使人产生闲情逸趣、竹乐器奏乐可使人心旷神怡,由此而产生的表达具体情感和体验的文化只是竹的具体使用的产物,是一种表象的竹文化。但它根本不等同于夜郎的竹文化。因为夜郎竹文化是沉淀的精华。它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具有典型的神化性、崇尚性和神秘性质。 夜郎竹文化产生于神话 《后汉书?南蛮传》:“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 月逐 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剖竹视之,得一男,归养之。及长有武艺,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赐其王印绶,遂杀之。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破竹之野,遂成竹林,林边建竹王庙”。从史书考证,竹王出世正好在战国——秦汉的一百余年的兵荒马乱年代(公元前256-138年),当时的我国大西南一带更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时世呼唤英雄,夜郎民族期盼有一位能够平定战乱、主宰夜郎民族命运,带领夜郎民族过上幸福稳定生活的部落首领降临人间。于是乎,产生了从竹筒里诞生竹王的美丽神话。竹王既然投胎于竹,夜郎民族就理所当然地产生了对竹的崇拜。竹王被夜郎民族奉为神,其出世的神话,既是夜郎竹文化产生的历史依据,又为夜郎竹文化赋予了神化的色彩。 夜郎竹文化寄托着夜郎民族的崇尚与寄托 在夜郎民族代代相承的竹文化中,“竹”作为竹王的衣胞,其自然就依附有神的魅力。夜郎民族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竹”对人具有庇佑作用,把对人间太平和美好生活的寄托,变为对“竹”的信奉与崇尚,夜郎竹文化也因此在夜郎民族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的民风民俗血脉相连,代代相袭。 以竹庇佑生命与健康 在古夜郎县——湖南新晃,侗家人千百年来的生育,婚嫁以竹庇佑、辟邪。男孩出生,公婆、父母为了其不生病和长命富贵,在男孩洗三朝的日子里,于屋边选一块好地,栽上一根金竹,父母对金竹(陪竹)的护理格外小心,让竹陪伴男孩快快成长。要是出生双胞胎的男孩,如其中一个不幸死了,那就非得载一根金竹陪伴活着的男孩不可。 新晃广大侗族地区,家家屋檐下随处可见挂着竹筛、竹簸,其用意就是为了驱邪。新娘子出嫁坐的花轿挂着竹筛、新娘子进门要从竹筛上走过;牛羊生崽的胞衣要用竹箕挂在树叉上……新晃侗民对竹的崇拜和信奉为何如此精诚所至、沿袭不断,这与竹王非血气所生的神化密切相关,竹王是神,抚育神出生的竹有着抚育神的非凡的能力,竹可以驱走一切邪魔,庇佑人们健康、长寿。此所谓夜郎竹文化中的“陪竹”“隔竹”是也。 还有“祭竹”“藏竹”也与夜郎竹王生世有关。侗乡哪家若有小孩体弱多病,父母就到竹林中选择一根长势粗壮的大竹子,择吉日祭拜,在竹根上烧香烧纸,摆上酒肉粑粑等供品、挂红布、报孩儿的生辰八字,此竹从此成为该小孩的寄父寄母(公竹为寄父、母竹为寄母)。竹神自然会保护小孩逢凶化吉,祛病成人。 “藏竹” 超度亡灵 “藏竹”习俗更为奇特。在新晃侗乡,安葬死者,要看日子,若死者生辰八字与安葬时辰不合,哪怕停棺三五个月,绝对不能马上入土安葬。遇此,为不让灵柩久停家中,就用四块竹块放入墓穴的四角或用两根竹篾放入穴底,把棺材放在所垫竹之上然后安葬死者,待到时辰,将竹抽出,适时超度亡灵入冥。 “藏竹”中还有另一种做法,凡人死了,死者的亲儿子每人必备一根竹棍,称为“孝棍”,也叫“哭丧棒”,祭祀死者或出丧时,孝子要一直拿着“竹孝棍”,死者下葬后,“竹孝棍”摆放在墓前,以示其子孙陪伴亡灵。时下还有的侗民在“藏竹”中檀变为以竹为骨架,用纸裱绘制作的各类时髦的家用电器模型(如电视机、电冰箱等)为死者祭奠和烧化。侗族沿袭到今的“葬竹”习俗与夜郎王生于竹有着密切联系,表示夜郎国度的侗族和竹相生相息,对竹有着深深的崇尚。 夜郎竹文化绝活的神秘性 新晃侗乡还有代代相传的“接竹” 、“吞竹”竹技绝活,使人看了对其感到高深莫测,更加表现出夜郎竹文化的神秘性。 笔者曾有幸目睹“接竹”竹技表演 。原方家屯乡坳背乐村村民吴周周(后迁贵州省万山特区高楼坪镇新壮村居),以碗盛水,柴刀磨快,在烧香纸、念咒语毕,把长在竹林中碗口粗细的大竹斜刀剁下,口吸碗中水,往竹刀口处连喷三次,将断竹接上,竹被刀劈开处马上接得天衣无缝,竹勿绑、不倒、不枯,生长继续。 “吞竹”也是大饱眼福的竹文化表演。绝活表演者在吞竹前也要盛水、烧香纸、念咒语,把一根竹筷砍成三至五节放入水碗中,再张口把碗中的水与竹一口吞如肚内,你别担心,竹下肚后对他无任何影响,他已与竹“血脉相通”了。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世界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为新晃题词:夜郎故地——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新晃广大侗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夜郎竹文化,不但极具特色,对新晃是夜郎文化的发祥地是充分的力佐铭证 。 打鼓锄茶 打鼓锄茶,又叫锄茶鼓,是流传于会同宝田苗族乡一种古老的生产习俗。每年三伏天,是锄茶林的大好时节,苗族男女自愿组队锄油茶山,多则百余人,少则二三十人。锄茶时,苗民们身着一色表装,腰扎罗布腰带。鼓师则头包印花手巾,身穿白色短褂,腰系蓝色腰带,背一条用棕叶纺织成云边图案的长鼓带,带上系一面小扁鼓,紧靠膝盖前,两手拿着竹子削成的带有弹性的一对鼓签。仪式先由鼓师向锄茶者拱手致意,说几句开场白,然后指挥人们成人字型拉开阵势。鼓点骤然而起。鼓师在锄茶队伍中忽前忽后,忽唱忽喊,左右盘旋。鼓点由慢到快,由急到缓,每首曲牌都有固定的标题和鲜明的色彩,给人以种种联想。曲牌有轻快而颇有情趣的《黄蜂进洞》、《鸭婆洗澡》;有欢乐、诙谐的《三跳涧》、《高坡放水》;也有幽默风趣的《懒马过桥》、《哈蟆出气》等等。 鼓师有特殊的敲打技巧,如闷打、亮打、侧打和揉打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鼓师除打鼓外,还要演唱高亢的锄茶歌。众人则一边劳动,一边以“哟嗬、哟嗬火”呼号相和。鼓点清脆悦耳,歌声粗犷动人,数里外都可听见。特别有趣的是击鼓催懒人的场面,哪个锄地不卖劲,落在队伍后面,鼓师便打鼓打到谁跟前,散漫的人只要一听见鼓点到面前来,便猛向前赶,再也不敢怠工。“打鼓锄茶”是一种劳动、娱乐相结合的形式,它催人振奋促人上进,同时表现出苗寨人民团结互助的美德。
- 那边的少数民族基本都被汉化了,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过年会捶糍粑,会在定期的日子里赶集
- 湖南怀化靖县藕团乡潭洞村农网改造向农民收取450元是合理查看详情…
- 不合理
- 详情回答:湖南怀化靖县藕团乡潭洞村农网改造向农民收取450元是合理隐藏详情
- 不合理
- 靖州近代的名人查看详情…
- 刘宗林,靖州藕团乡人,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正厅级杨行厚,靖州新厂镇人,原广西军区副政委,少将军衔,正厅级
- 详情回答:靖州近代的名人隐藏详情
- 刘宗林,靖州藕团乡人,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正厅级 杨行厚,靖州新厂镇人,原广西军区副政委,少将军衔,正厅级
-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内苗族姓舒的在哪些地方?查看详情…
- 主要是苗族
- 详情回答: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内苗族姓舒的在哪些地方?隐藏详情
- 你好! 你找的是男的还是女的呀,铺口有。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 你问这个干嘛?你可以到公安局户籍股查查啊,我知道的只有藕团三桥村一组有姓舒的,铺口舒家团有姓舒的,大铺子有姓舒的,坳上也有,艮山口也有,但具体在哪些村就不知道了
城市信息
康头村经纬度 |
|
经度:109.70221930523 |
纬度:26.580909406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