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扎村旅游信息
- 岷县到迭部洛大怎么走查看详情…
- 岷县沿国道212线——巴仁桥,转向省道210,就成了
- 详情回答:岷县到迭部洛大怎么走隐藏详情
- 你好! 在岷县坐走舟曲的车都到的百度地图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 岷县沿国道212线——巴仁桥,转向省道210,就成了
- 从岷县汽车站坐发往迭部的班车
- 甘南迭部县百大街属于哪一个乡查看详情…
- 甘南迭部县百大街属于哪一个乡
- 详情回答:甘南迭部县百大街属于哪一个乡隐藏详情
- 额
- 甘南州迭部县北大街是在迭部县县城内,应该不是具体哪个乡。。
- 甘南最大的乡镇?查看详情…
- 王府镇
- 详情回答:甘南最大的乡镇?隐藏详情
- 王府镇
- 甘南很大,它实际上是甘肃西南部的一个州,叫“甘南藏族自治州”。它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从地理位置看,它地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 原的东北部边缘,西界青海,南临四川,东南与黄土高原相接,自古为西羌居地。甘南现辖合作市及夏河、碌曲、玛曲、临潭、卓尼、迭部、舟曲七县,总面积13.81万平方公里。甘南以高寒阴湿的山地景观和高山草原为主,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甘南好玩的地方 冶力关 冶力关森林公园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甘南藏族自冶州卓尼、临潭两县境内,东邻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西接合作市,北与临夏、康乐毗连,总面积794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3%,植被覆盖率92.0%。该区属湿润的高原气候,特点是高寒湿润,气温年差较小,月差较大,雨热同季,垂直差异显著。以临潭县冶力关为中心,分为莲花山、西峡、东峡和冶海湖四个景区。主要景观有莲花、冶木峡、冶海湖、赤壁幽谷、巨型卧佛等景观。冶木河贯穿全区,自西向东流入洮河。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奇特。冶木河上游地势平缓,有牧草丰茂的天然牧场,也有地势陡峭、沟深谷窄的练珠峡。下游以林海苍茫、清溪潆洄、曲径通幽的沟壑为主。连珠峡壁立千仞、奇峰林立、古树盘岩、虬枝倒挂,...甘南很大,它实际上是甘肃西南部的一个州,叫“甘南藏族自治州”。它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从地理位置看,它地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 原的东北部边缘,西界青海,南临四川,东南与黄土高原相接,自古为西羌居地。甘南现辖合作市及夏河、碌曲、玛曲、临潭、卓尼、迭部、舟曲七县,总面积13.81万平方公里。甘南以高寒阴湿的山地景观和高山草原为主,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甘南好玩的地方 冶力关 冶力关森林公园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甘南藏族自冶州卓尼、临潭两县境内,东邻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西接合作市,北与临夏、康乐毗连,总面积794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3%,植被覆盖率92.0%。该区属湿润的高原气候,特点是高寒湿润,气温年差较小,月差较大,雨热同季,垂直差异显著。以临潭县冶力关为中心,分为莲花山、西峡、东峡和冶海湖四个景区。主要景观有莲花、冶木峡、冶海湖、赤壁幽谷、巨型卧佛等景观。冶木河贯穿全区,自西向东流入洮河。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奇特。冶木河上游地势平缓,有牧草丰茂的天然牧场,也有地势陡峭、沟深谷窄的练珠峡。下游以林海苍茫、清溪潆洄、曲径通幽的沟壑为主。连珠峡壁立千仞、奇峰林立、古树盘岩、虬枝倒挂,千姿百态。门票:40元交通客车 市区有到达冶力关风景区的旅游专线郎木寺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33363”,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门票:【春夏秋季】30元【冬季】无人售票扎尕那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 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禅定寺被称为安多古刹的禅定寺,座落在卓尼县城北约半公里的阿乃日扎大山神的怀腹中心,坐北朝南。这里头顶祥云缭绕,山下玉带缠腰,博览群峰,俯视洮水,真是弘扬佛法的灵光圣地。禅定寺以它拥有安多地区建寺最早(比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要早四百五十多年),是甘南乃至安多藏区藏传佛教的发祥地之一,曾是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全国著名的藏传教寺院,并曾涌现出过许多佛教名僧,以及珍藏有许多珍贵的宗教文物而闻名世。禅定寺始建于公元1254年,在金未元初时,元忽必烈邀请西藏萨迦法王八思巴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沟时,见此地风景优美,苍松翠柏,山清水秀,遂将原喇嘛老桑八代密宗红教寺移建在现今寺址,命其弟子格西喜绕益西在此建筑经堂,广收僧徒,宣扬佛法,于公元1295年建成。禅定寺因得卓尼杨土司始祖些地的支持,寺院得以发展,特别是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些地献的内附,明王朝封些地为卓尼土司之后,便开始了兄为土司,弟为僧纲的历史,如独子,则身兼二职。使禅定寺成为卓尼宗教、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门票:5元交通客车 甘南客运站坐车去卓尼县,票价5元,行程40分钟。格桑花草原草原的夏秋,碧草连天。坐落在大夏河畔的拉卜楞寺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奇异的佛教艺术瑰宝和盛大的佛事活动,吸引着虔诚的信徒和中外游客。当你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飞驰,当你骑着牦牛在大夏河畔徜徉,可以饱览“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景色。夜晚,围着草原上燃起的篝火,与藏族同胞手拉手翩翩起舞,将为你留下永生难忘的欢乐。 格桑花草原旅游,充满了独具特色的藏族风情。格桑花旅游部还开辟了赛马场、牦牛场等充满魅力的旅游项目,热情地欢迎来自四方的游客。 门票:25元 峰迭古城址位于今舟曲县嶂迭乡,东距县城17公里,白龙江自西北穿流而过,由于白龙江沿岸是汉武帝元鼎时期“开西南夷”的重点地区之一,因此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堡、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其中峰叠地区瓜咱古城与瓜咱嘴坪古城皆出土有釉陶罐及绳纹瓦片。南北朝时期,宕昌国建都城于此。因地处险要,扼甘松古道之咽喉,为一军事要塞,隋朝时期在此置宕吕郡怀道县。
- 藏族人的姓氏是怎么回事查看详情…
- 一般的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2005年6月我们在甘南藏区考察时就发现,迭部县洛大乡就有很多姓“宝”和“李”...
- 详情回答:藏族人的姓氏是怎么回事隐藏详情
- 一般的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 纠正“藏族人无姓”之错误认识 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对藏族人了解不够的其他民族认为“藏族人无姓”,这是一种片面化的认识。不少藏族人也由于不懂自己民族历史,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学习不够,认识不深,臆断“藏族人无姓”。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都认为藏族人应该无姓,有姓的便不是藏族人。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合乎实际、缺乏真实性的。历史证明,藏族人有姓氏,如《雍仲苯教目录》、《王统世袭明鉴》等史书中都记载着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繁衍出人类,当时居住在今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一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六大氏族,即赛、穆、党、东、札和珠,各大氏族中又分化出若干小氏族和家族,各有自己的姓氏。其实,藏族人取汉姓是历史及生活环境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民族融合这一大趋势的产物。因此,仅以有姓无姓不能断定民族属性,主要应从其生活习俗、语言文化等方面来作出判断。藏族贵族是有姓氏的,奴隶没有(解放前藏族是农奴制)。康区、安多地区的部分土司也都有姓氏的。 族姓氏的来源: (一)统治阶级赐姓 据《甘肃少数民族》等有关史料记载,明初,甘肃的藏族分属洮州、岷州、河州、庄浪(当时天祝属庄浪所辖)、西宁等卫管辖,卫以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许多番族首领因献地投城而获得明廷的封号,有的还赐了汉姓。[13]这说明包括天祝藏区在内的甘肃藏族得到统治阶级赐姓是从明朝就有的。自吐蕃进入天祝以来,藏传佛教也随之进入天祝,新传入的佛教和根深蒂固的苯教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佛教占据了上风,从而在天祝信奉藏传佛教的人屡屡上升,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明显得到实施。当时很大一部分政教头领就是藏族人,他们效忠统治阶级,受封赐姓,如:赐“李”、“王”等姓。这种赐姓也是有根据的,“李”姓是按照唐朝皇帝李世明的姓氏所取,“王”姓是按“部落头领”的意思所取。[14]类似赐姓的现象不是很多,据说当时某个家族的各方面势力都相当,且得到统治阶级的关注和重用,才会被赐姓,这一现象跟某种奖励一样,其实是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赏赐。 (二)部落名称转化为姓氏 部落是历史上天祝藏族社会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部落与部落之间,尤其是各部落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逐步加快,姓氏必然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有些部落名就逐渐转化成了姓氏名。如华藏部落的转化为华氏或藏氏,当时主要人口分布在今华藏寺镇附近;阿罗部落的转化为阿氏或罗氏,当时主要人口分布在今达隆、东大滩、毛藏一带;瓦撒部落的转化为瓦氏或牛氏,当时主要人口分布在今炭山岭附近;朵什部落的转化为朵氏,当时主要人口分布今在朵什一带;郝尔托巴部落的转化为托氏,当时主要人口分布今在毛藏一带;扎提部落的转化为杨氏,因当时该氏族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今大红沟一带,又因为该地红沟寺活佛是杨堪布,故扎提部落的人都姓杨;马加部落的转化为马氏或麻氏,当时主要人口分布在今石门一带;贝扎部落的转化为白氏,当时人口主要分布在今安远一带等等。这种部落名转化为姓氏名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汉文化影响的结果。 (三) 部落名称译变为姓氏 天祝部落名称都有相应的汉意,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加深,别的民族总是有意刁难藏族不用姓氏的习惯,藏族人就把有的部落名用汉语译过来取其中的一个字或同音字作某个家族的姓氏。如嘉让部落的“嘉让”表示天色即亮,也就是黎明之意,因此这一部落人的姓氏由“天”译变为“田”,或取“黎”为姓;天祝的秦氏家族是莫科部落的人,“莫”为“青色”的意思,故译变为“秦”;还有那述部落的“那”为“森林”之意,故取“林”为姓氏等等。这都是为方便交际而取的姓。天祝藏族人在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中,总是希望交往得越深越好,为了解除别人对藏族无姓的有意刁难,就取了姓氏。 (四) 以名字首字作姓氏 正是因为汉藏文化的不同,在和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文化发生接触,进行交流,使藏文化自身带上了其他文化的异彩。天祝藏族人因无姓引起其他民族的不解,并且经常遭到耻笑和蔑视,为化解这种误解或矛盾,天祝藏族人中就出现了以名字首字做姓的先例,如才昂姓“才”,索南姓“索”,东智姓“东”、华丹姓“华”等。这些姓氏在后代中得到了延续,就成了该家族的姓氏。这样的姓氏来源大部分是别人加的,而不是藏族人自己取的,他们通常称呼别人时总是带上姓,如称呼某姓“王”的为“王先生”、“王女士”等,在交往中把这种称呼方式加到藏族人身上,便称呼“华丹”为“华先生”,称呼“才昂拉毛”为“才女士”,久而久之,便认为“才”、“华”、“东”之类的就是藏族人的姓氏,藏族人也就默认并逐步开始使用。 (五)与汉族通婚子女随父姓 鉴于天祝藏区很早以前就是多民族聚集地区,各民族之间都发生着交流和融合,各民族文化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渗透。该地区藏族人很早以前就和汉等其他民族有了通婚的习惯,随之他们的后代也就开始使用姓氏。假如一个藏族人家招了汉族人为婿,根据当地子女随父姓的一些习惯,所生之子女必然要延用父姓,这样所生子女在民族属性上认为是藏族,因为至少继承了母亲的部分血统,并且生活习惯、生产习俗等方面都和藏族相同,但已经在名字前贯上了用以区别家族的父亲的姓氏。这种姓氏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延续,也就成了某个家族的姓氏。这样的姓氏沿用不仅仅是继承了天祝藏族“子女随父姓”的习惯,更能体现当地的一种传统观念,就是传宗接代,招婿是为了继承家业,延续家族,“子女随父姓”为的也是家族的发展和壮大。 (六) 以自然物取姓 早期的天祝藏族信奉苯教,所以“万物有灵”的思想在天祝藏族中很普遍,这不但是原始人类的世界观,也是原始宗教产生的思想和哲学基础。崇尚自然物当是“万物有灵”观念的另一种体现。所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辰、雷电、冰雹、山川,甚至还有土、石、草、木、禽兽等万物在内,是故,研究者称苯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宗教。[15]正因为如此,天祝藏族某些人家的姓氏是由自然物来取的,这虽是一种延续下来的传说,但也不无道理。传说,从前该地区藏族没有姓氏,别人就故意责难,甚至耻笑。这样被责难之人就以自然的某种事物给自己取姓,后来被后代沿用下来。如现在有些姓“杨”的藏族讲起他们的姓氏来历时说,一位先辈在晒太阳时一个汉族人问他姓什么,因为他不会讲汉语就指向了太阳,于是该人就认为此人姓“阳”,后来演变成了“杨”,后代也就以“杨”做了家族的姓氏。诸如此类的实例在天祝藏族中有不少。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其他民族的姓氏来源中也有,如以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为姓的比比皆是。其实,就从这一点足以看出当时天祝藏族就有很强的自然崇拜意识,同时可以看出他们所取姓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七)崇拜某汉族伟人而取其姓 在天祝历史上,藏族人的生活不仅仅局限在草原和农田中,他们或经商、或狩猎,在生产生活中和其他民族发生着频繁的交往。居住在“英雄部落”的藏族人,尤其崇拜英雄、崇拜雄才大略的人,所以,在取姓的过程中借用某英雄姓氏的较多,如传说“杨”姓的由来是崇拜宋代有名的“杨家将”而取的,“李”姓的由来是崇拜唐朝皇帝“李世明”而取的等等。这种现象天祝藏区有,其他地方也有。2005年6月我们在甘南藏区考察时就发现,迭部县洛大乡就有很多姓“宝”和“李”的姓氏,据当地的一些老年人讲,说“宝”姓是崇拜“包青天”而取的姓,只是取字“宝”和“包”发生了译变而已,这在《甘南文史资料》中也有记载。这种取姓方式完全是借用汉族人的姓氏,是藏汉文化交流融会的结果。 以上提到天祝藏族姓氏的七种来源,都呈现出一种规律性,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就是源源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而并非以个人意志所加。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天祝藏族中仍然保留着部落的痕迹,从一些部落名称和姓氏中还可以看出浓厚的宗教色彩。就姓氏来源的根本而言,天祝藏族姓氏的取用受到了汉文化的强烈影响,是天祝汉藏民族历史交往、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四、研究藏族姓氏不可忽视的几个向题 (一)同姓的人并非是同民族 如前所述,天祝是一个人口众多且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所以,同一个姓氏有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几个民族当中。更难于辨析的是天祝藏族人普遍有两个名字,一个是汉名,一个是藏名,藏名是一个人刚出生不久由活佛或德高望重的人所取,汉名一般是在开始上学时所取,如果是藏族也许没有汉名,但必定有藏名。要区别某个人是藏族还是其他民族,其区别标准就要看这个人的祖先是属于哪个民族。 (二)同姓同民族的人并非同源 在藏族中使用同一姓氏的人很多,但他们并非属于同一个家族。就原西大滩西沟“李”氏家族和火烧城“李”氏家族而言,他们都是藏族,但前者的姓氏是由统治阶级所赐,后者的姓氏是由部落名称转化而来,他们就不属于同一个家族,只是不同部落中的同姓的人,所以我们说他们不是同源。 (三)部分藏族人名前所冠字词并非姓氏 从目前的一些现象看,天祝县乃至其他藏区不少藏族人在名字前还冠以类似于“姓”的字词,如华锐?东智、措考?扎西、夏玛?多杰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区别同一地方同名字的人。在翻译这样的名字的过程中往往在名字和类似于“姓”的字之间要加上一个圆点,这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写法。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类似于姓氏的字词来源也很广,有的以村庄名所加,如秀恰?仁青;有的以职位所加,如措宏?周加;有的宗教人士以寺庙所加,如霍?朱千等等,这些都是本地方的人为了区别同名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加,它的适用范围也有很大程度的限定,只适用于限定的地域之内。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各地方都加强了联系,各地方文化都在进行着交流,这种在名字前加有类似于姓氏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学术界为数不少。 综上所述,天祝藏族的姓氏是该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姓氏主要来自统治阶级赐姓、本地部落名转化为姓、本地部落名译变为姓、人名首字作姓、与汉族通婚取姓、崇拜自然物取姓以及崇拜某汉族伟人取姓等等。天祝藏族姓氏的来历不仅沿用了藏族人固有的姓氏,且借取了汉族人的姓,这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汉民族交往的见证,也是藏汉民族文化融汇的结果。本文就该地区藏族使用姓氏的现象做一肤浅的分析,由于相关资料欠缺,加之本人水平有限,无法进行深层的探讨,有待继续搜集资料进一步发掘研究。 七世纪以后,佛教在西藏盛行,一切都被染上佛教的色彩,人们的名字也喜欢请活佛来起。要是一个人出家当僧人,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寺院堪布剃度,取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族的名字。 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只有名。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名字全称的两个字来简称。有用第一和第三个字来简称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 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彩。一种是用自然界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的,如:达娃?(月亮)、尼玛(太阳);也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作为名字的,如:朗嘎(三十日);还有用小孩出生的星期,为小孩起名的,如尼玛(星期日),也作“日”,“太阳”解,达娃(星期一),也作“月亮”、“月份”解。不少父母在给孩子起的名字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如父母嫌小孩太多,想结束生育,便给小孩起名“仓木决”,意思是终止。“穷达”的意思是最小的,表示再不要小孩。如果父母想生男孩,给自己的初生女儿起名“布赤”,意思是“带男孩”。
- 7·22定西地震的地震烈度查看详情…
- 东方网7月24日消息: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交界...东北自陇西县菜子镇,西南至迭部县洛大乡,长轴为161公里,短轴为127公里,面积...
- 详情回答:7·22定西地震的地震烈度隐藏详情
- 我是来看评论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东方网7月24日消息: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中国地震局依据《地震现场工作:调查规范》(GB/T 18208.3-2011)、《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通过灾区震害调查、强震动观测记录分析、遥感震害解译等工作,完成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烈度评定工作,并征得甘肃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发布。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极灾区烈度为Ⅷ度,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6432平方公里,等震线长轴呈北西走向分布,共造成甘肃省13个县受灾,包括定西市岷县、漳县、临洮县、渭源县、陇西县,甘南州临潭县、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陇南市宕昌县、礼县,临夏州康乐县和天水市武山县。此外,位于Ⅵ度区之外的部分县市也受到地震波及,造成个别居民点有少量破坏。 Ⅷ度区西北自岷县中寨镇,东南至岷县禾驮乡东南,东北自岷县禾驮乡东北,西南至岷县禾驮乡西南,长轴为40公里,短轴为21公里,面积706平方公里。 Ⅶ度区西北自卓尼县洮砚乡,东南至宕昌县木耳乡,东北自漳县金钟镇,西南至岷县麻子川乡。长轴为87公里,短轴为59公里,面积3640平方公里。 Ⅵ度区西北自卓尼县康多乡,东南至礼县沙金乡,东北自陇西县菜子镇,西南至迭部县洛大乡,长轴为161公里,短轴为127公里,面积12086平方公里。
- 求从西安自驾甘南旅游攻略。查看详情…
- 第一天西安走福银高速、青兰高速到兰州,第二天上午走213国道到永清县参观炳灵...下午走省道313(中间合并一小段国道213)经迭部县到洛大乡,左拐走省道210,到...
- 详情回答:求从西安自驾甘南旅游攻略。隐藏详情
- 网上搜多得很。
- 第一天西安走福银高速、青兰高速到兰州,第二天上午走213国道到永清县参观炳灵寺石窟,之后前往积石山县城吹麻滩以西一公里的积石民俗村参观。晚宿于临夏县。第三天继续走国道213到王格尔塘镇右拐省道312到夏河县拉卜楞镇参观拉卜楞寺,之后到桑科草原游览,晚宿于夏河县,第四天回到国道213到碌曲县,先参观则岔石林,再游览尕海,在尕海住宿。第五天继续走213国道到朗木寺参观,下午走省道313(中间合并一小段国道213)经迭部县到洛大乡,左拐走省道210,到岷县进入国道212,到殪虎桥乡转省道209,到陇西县进入连霍高速于第六天回到西安。第五天晚上可在岷县住宿。
- 改土归流后白龙江流域赵氏藏族族群传奇首领赵得昌(赵联保)求详细...查看详情…
- 赵得昌:藏族,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洛大人,当地人称赵联保,其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其族群的赵并非胡乱取自汉族百家姓,那是皇帝特赐族姓,其先祖...
- 详情回答:改土归流后白龙江流域赵氏藏族族群传奇首领赵得昌(赵联保)求详细...隐藏详情
- ?赵得昌:藏族,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洛大人,当地人称赵联保,其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其族群的赵并非胡乱取自汉族百家姓,那是皇帝特赐族姓,其先祖觉地,在明朝宣德年间,皇帝赐姓并授以土司世袭之职。历来担任地方的党政军和商业首领,其兄长在民国时期担任西北军团长,赵得昌为人正直,知人善任,经国民党中央正式收编后,励精图治,造福一方,备受推崇,很有威望,很受国民政府赏识,仕途之路一帆风顺,民国时期担任过联保、西固(今舟曲)保安司令等要职。新中国成立后也担任了许多当地政府重要职务。其家族是一个世系绵长,功名显赫,子孙兴盛的家庭。这个家庭,千百家来人才辈出,疆场驱驰,戎马征战,为朝廷效力,演绎了一幕幕悲壮的家国历史剧,名留史册。其事迹在宋、金、元、明、清的国史中都有记载。 ?民国末期国民党大势已去,1949年11月,赵得昌联合西固县长孙铁峰举行西固地区武装起义,宣布彻底脱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起义后,赵得昌积极发展壮大队伍,组织游击活动,扰乱敌军部署。12月1日上午,国民党247师李惠民率骑兵逼近尖子石山。当敌军进入伏击圈后,起义军居高临下,猛烈开火,打得敌军人仰马翻,损伤大半。12月4日,解放军侦察部队桂殿参谋一行,离开今迭部县的洛大乡并与赵得昌的藏兵队,一齐进驻西固县城,城区人民一片欢腾。12月10日,西固县全境解放。在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初期百废俱兴,刚刚立国的新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建设,在这个时期赵得昌调任甘肃省级领导岗位,但他拒绝赴任,因其间受国民党特务的渗透策反,思想上发生极大错误,和共产党产生严重分歧。1958年3月起事武装叛乱,因其影响力,当地民众一呼百应,造成严重的社会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后来事态平息,其被解放军围剿,自杀身亡。其家族势力自此瓦解,但他的传奇一生和影响力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赵氏家族从明代算起,共历明、清、民国五百五十七年之久。往前推溯,从木征归宋算,约有九百多年。从口角斯口罗称王建吐蕃国,及其子孙占有陇右临洮、渭源诸地,做为部落首领算,大约有一千余年。归宋以来,所封爵位有王、公、侯、伯等。如此绵长旺发达的世家体系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城市信息
黑扎村经纬度 |
|
经度:103.92148974788 |
纬度:33.991167472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