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加村旅游信息
- 关于学校形象调研报告,有没有范文啊?查看详情…
- www.baidu.com2006“调研中国”复旦大学调研报告节选书本外的天空大山里的世界——来自青海化隆卡力岗农村社区的报告复旦大学团队:武世刚、王珂珂、张照奕...
- 详情回答:关于学校形象调研报告,有没有范文啊?隐藏详情
- www.baidu.com 2006“调研中国”复旦大学调研报告节选 书本外的天空 大山里的世界 ——来自青海化隆卡力岗农村社区的报告 复旦大学团队:武世刚、王珂珂、张照奕、胡卉、周琳 张旭、石圆圆、顾晶霞 指导老师:葛剑雄教授 一、调查背景与研究目标 边缘化的中国穆斯林族群是指那些生活在蒙藏等民族地区的回族及蒙古族穆斯林,由于他们人口少,长期与该地区占绝对多数的主体民族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相互通婚,在主体民族强势文化影响下,接受主体民族的语言、服饰及生活方式,但仍保持了伊斯兰教信仰,学术界一般称他们为藏回、蒙古回回、傣回、彝回等。近年来对于农村社区的调研不在少数,然而管见所及,关于广大西部地区多民族散杂居的农村社区的调研几乎没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很响亮,我们要把这个声音带到西部去,更要把行动带到西部去。 青海化隆县早在1986年就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01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化隆县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贫穷落后,交通极为不便,有回、藏、汉、撒拉多民族杂居。本项目的调研之所以选择化隆,是因为之前我们曾经先后做过两次关于“边缘化穆斯林族群”的调研,对傣回、蒙回做过深入调查,而青海化隆正是藏回聚居的典型区域,笔者希望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对该族群有个初步的认识,从经济、婚姻、社会交往等方面透视这个独特的聚居群落,分析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藏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是如何镶嵌的?如何包容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何和谐共处;探讨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被市场同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希望通过一系列边缘化穆斯林族群(傣回、蒙回、藏回、白回等)的研究,对于民族变迁演进、民族融合、各民族和谐共进的探讨能够更加深入、全面,这不仅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之前进行“傣回”、“蒙回”的考察时,就不仅仅是单纯把调查地作为民族融和的例子,而是把它当作一个社区,一个活的系统来考察的,因此调查时不仅关注民族问题,还要考虑经济市场、宗教信仰、民族习俗、教育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影响,尤其着重关注教育问题,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民族教育,尤其是民族的基层教育,关系着整个民族地区长远的发展繁荣,对民族教育的重视对于我们这么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项目的特点是 “一个深入”:选取具体调研对象,深入典型地区,便于调研操作;“两个综合”:是对该地民族、宗教、习俗、教育、经济及社区的综合调研,是综合了中文、社会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学、信息学、新闻学等学科的跨学科调研;“两条线索”:民族,边缘化的穆斯林族群研究;教育,西部农村民族教育问题的调研。民族、教育问题都是当今热点问题,然而我们选取的这两个调研切入点似乎都少有人问津,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范围 “卡力岗”是藏语山名,地处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是由尕加山、尕吾山、路曼山、尕加昂山等诸山组成的一个山系,这里分布着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3个行政乡。卡力岗地区居住着一支使用藏语安多方言、生活习俗同于藏族却又虔诚信奉伊斯兰教的的特殊族群,卡力岗人,是多民族地区文化调适、整合的产物,也是文化变迁“正在进行时”的典型个案。卡力岗人所处的地区,是我国西部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走廊,这么一个极富特色的区域,却少有人深入调查研究。 该项目做的是农村社区的调研,而对于一个化隆县来说仍然有很多个农村社区,科学的调查应该是选取尽可能多的对象去考察,但限于种种因素,也为了便于实地调查的具体实施,我们只选取了化隆县德恒隆乡的纳加村、德一村和石合加村,德恒隆乡位于卡力岗山区,是典型的“卡力岗藏回”的聚居地之一,位于县城南部25公里,而具体的三个自然村还各有特色,方便对比研究。德一村为乡政府所在地,也是乡里规模较大的村子,是典型的讲藏语的穆斯林社区,亦即“讲藏话的回族”,该村新建有中心小学和初中部。纳加村是德恒隆乡为数不多的讲汉语的回族村落,村民都是讲汉语的,由于多和藏回接触,也能讲藏话,纳加村是个行政村,规模较小,村里也有一小学。石合加村则完全是一个藏族村,全村都是藏族,讲藏话,信仰当然是他们的藏传佛教。三个各有特色的村落,进行对比研究,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三、调查内容 西宁市宗教人士、民族学者、社会名流,化隆县宗教局、教育局、化隆一中、德恒隆乡政府,乡文化站,青海、化隆图书馆,收集资料,与相关领导访谈。 卡力岗藏回农村社区,深入基层老乡家里,实地考察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从语言、习俗、信仰、建筑、服饰、生产、文化教育等诸多视角考察这个民族的独特类型表现,民族文化的异同比较;主要在选取的德一村、纳加村和石合加村进行调查。 与傣回、蒙回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当地资料、相关访谈,从中勾勒当地民族民生的全貌。并且关注西部农村的民族教育问题,希望用我们的眼睛观察一些现象,回答一些问题。 四、研究方法及步骤 此次调查设计采用问卷抽样调查和个案深度调查的研究方法,希望把把村子里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的状况反映出来,由于职业、年龄、经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我们的调查目的,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时在保证大部分题目相同的情况下,有些题目会考虑到调查对象类型的不同而进行专门的设计。此外,对于从事民族宗教、地方史志、民族教育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可避免的也是本调查的访谈对象之一,由于他们是相关的专业人员,所以对相关问题肯定有其更专业、更透彻的看法,所以对他们将进行深度的个案访谈,通过访谈的形式来记录下他们的想法。所以本调查的研究对象分为两大类,并且采取各有侧重点的研究方法,争取尽量真实反映当地真实情况。 报告摘要 本调查报告正文一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县志沿革等方面介绍化隆县以及卡力岗藏回的概况,调查之前首先了解该地的历史地理概况极为重要;第二部分则以调研日记的形式介绍了整个项目的执行全纪录;第三部分,卡力岗藏回社区调查的观察、描述部分,重点选了典型的几个片断,各具代表性,希望能对我们调查的这个地方和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有个感性的认识;第四部分,分析归纳部分,整理信息,从经济生活、教育卫生、宗教信仰、服饰、语言、建筑、祖先来源等角度来论述,对于这个社区调研做更深一层次的思考;第五部分,分报告部分,着重从教育、宗教信仰和民族民情三个视角对这个特殊的民族社区作深度分析。其实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限于自己的学识和水平,只结合这次调查所得的有限资料进行了初步讨论。 卡力岗藏回农村社区的多视角考察 近两个礼拜的调研、访谈,走访了很多地方,西宁、化隆、德恒隆乡德一村、纳加村、石合加村、宗教局、教育局、清真寺、学校、图书馆,也接触了很多人,记者、学者、局长、主任、乡长、村长、阿訇、教导主任、学生娃、大学生、文化站长、派出所长、普通村民,此一部分在观察、描述的基础上,从我们的调研初衷出发,作一些粗浅的分析、探讨,可能并不成熟和准确,但还是希望分几个角度阐述如下,请不吝赐教。 经济生活:该乡有耕地47311亩,其中水浇地2466亩、浅山地43568亩、脑山地1277亩。播种小麦1.22万亩,总产406.7万斤;青棵7800亩,总产245.49万斤;豌豆6500亩,总产203.25万斤;洋芋1500亩,总产51.74万斤,油菜籽7000亩,总产120万斤。产苹果3.32万斤,有林地976亩,草场30.09万亩。有各类大牲畜4737头(匹),绵、山羊17756只,猪280头。拥有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0.15万千瓦。年农业总产值347.06万元,人均年纯收人233元。 德恒隆地处卡力岗山区,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近三千,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从图表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草场在德恒隆的土地构成中占着很高的比例,耕地在历代开发下也有13%,而林地则是微乎其微了。而这样的土地构成也就决定了德恒隆的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而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极大限制了农牧业的发展。从作物的种植构成上,看得出主要为小麦、青稞、豌豆、洋芋和油菜, 目前,德恒隆居住着回、藏、撤拉、汉4个民族,其中回族8787人、藏族1963人、撤拉族157人、汉族17人。虽然回族占着绝大多数,但土地分配却相差很大,一般来讲,藏族村民占有的土地远远多于回族人,而即使同是回族人,不同的村子土地占有量也不一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个是历史上,卡力岗原住民是藏族人,他们一直就占有大量土地,只是后来搬迁走了,迁进来回族人,再加上藏民多营牧业,土地的占有自然要比搞农业种植的回族多。据我们调查的德一村,回族家庭人均占有两亩土地,藏族家庭会有人均十亩土地。再有,即使同是回族村,土地占有量也不一样,再加上人口的数量差别,因此每个村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也是差别很大。 由于严重缺水,只能维持人的饮用,连牲畜饮水都是问题,土地种植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遇到风调雨顺,基本保持温饱,遇到年景不好,只能依靠国家补助,在化隆县,在德恒隆,靠国家补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比如国家的镇村推进扶贫项目,就是每家国家提供五只羊或者一头牛,价值2000余元,再加一个蓄养池,1000余元,这是国家实行的扶贫发展养殖计划。比之以前单纯发放救济粮或补助金,这样的措施更加合理,在“输血”扶助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除去长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创造条件让百姓们能够自力更生。 缺水限制了工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乡里想搞项目也都无法上马。而交通不便却又限制了旅游的发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像德恒隆的油菜花、独特的藏回风情以及附近的坎布拉森林公园、李家峡水电站,也是一条很好的旅游路线,只是缺少硬件设施和经营运作。村里人除了种地、放牧,好多年轻人出去打工,有的在化隆及其附近各县以及西宁,离家近,一边打工赚钱一边还可以照顾家里;还有跑运输、搞商业,开饭馆则多深入内地、沿海各省,或者自己开拉面馆,或者亲戚朋友介绍给饭馆打工,化隆县的拉面确实已经在拉动经济发展上越来越看到成效,家里每每挂着中国地图,当我们家访的时候,老人乐呵呵的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瞧,大儿子儿媳在沈阳开面馆,小儿子在广东,邻居家孩子就在你们上海”。我们在德恒隆调研的时候,随处能感受到拉面经济对于每个家庭的经济影响。据当地媒体称截至2005年底,化隆人在全国51个大中城市开设了4000余家拉面馆,化隆“拉面经济”创收逾1.4亿元,全县长年在省外从事拉面生意的有6300户4.41万人,创收14422万元,占全县劳务总收入的80.5%。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化隆人当初出去开面馆多是打着”兰州拉面“的牌子,因此可以说,目前“兰州拉面”遍布全国的局面,化隆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到现在取得可观经济效益之后,才想到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这点也成了化隆“拉面经济”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之一,也逐渐进入了化隆人的议事日程。 做生意是回族人的传统,也是他们的擅长之处。在以往的采访中,能明显感受到,回族村落的经济是要好于周围非回族村寨。然而在德恒隆,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贫穷,这个笔者认为,是由于语言障碍、文化教育落后制约了他们外出打工的脚步。德恒隆的回族人大多讲藏话,不与外界交流,不会汉语,再加上没受多少教育,更是限制。而我们调研的纳加村就要好很多,据说是德恒隆乡经济条件最好的村子之一,原因就是纳加村是讲汉语的回族村,村里的人外出打工与人交流不存在语言障碍,许多人都出去打工,据村长介绍,平时在村里的常住人口只有不到一半,很多都是拖家带口出去打工,村里家庭的经济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外出打工。 教育、卫生:从整个化隆县到德恒隆乡的各个村里,都能看到醒目的写有“扫盲”、“普九”、“大力普及汉语”的宣传标语,这个县的教育落后情况可见一斑。尤其德恒隆这个国家贫困县的山区贫困乡,教育质量差、群众观念跟不上,环境恶劣,语言隔阂,都极大限制了德恒隆的教育发展。 在化隆县,我们调查了化隆一中,是县里最好的高中,但教育水平还是很低,1996年开始,化隆和辽宁鞍山市已经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达十年之久,除了经济上、物质上的支援,教育上“鞍山化隆班”在化隆县甚至青海省,都是众人皆知的。鞍山市为化隆县扎巴镇拉曲滩村、谢家滩乡朱家湾村和阿什努乡纳哈隆村援建了3所“希望小学”,解决了近600名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并先后给这些“希望小学”捐赠了总价值达1.23万元的图书和电教设备,免费为化隆县培训教师35名,同时代培了七届鞍山“化隆高中班”学生。化隆县每两年在其毕业的初中生中按中考成绩优劣选拔前四十名到鞍山市高中深造,除了生活费其他费用由鞍山市担负,据马晓东讲,他们为节省开支,都会带足米面自己做饭,顾及到饮食习惯,还带有专门的厨师给他们做饭。除了代培高中生,还派自己的大学生过来支教,像接力棒一样,每年都有新的大学生来到这片土地把自己的认识和青春热情奉献给这里的孩子们。我们本想采访一下这些大学生,可惜不凑巧,我们去的时候,学校放假,支教的大学生已经回辽宁了。 在德恒隆乡,全乡22个村,21所小学,两个初中部,在亚曲村还有一个希望小学。一般的小学规模小,甚至是一个老师一个学校制度,老师负责教授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所有学生的所有科目,教室往往也很有限,不同的年级在同一间教室里分时段上课。现在教育改革之后,民办教师都不干了,上岗的都是师范学校出来的年轻老师,小规模的学校也慢慢撤并,实行寄宿制,零收费,只需要解决自己伙食。 这样的教育还是问题很多,但我们问到教育的情况和老师、学生的状况时,家长们无不充满忧虑。说以前民办教师还好,都是本地人,教育孩子有责任心,也有教学经验,会藏话,也会安心工作,心无二志。上面调来的年轻老师则多不会讲藏话,只会汉语,孩子们大多听不懂,慢慢的产生厌学情绪。并且年轻人都嫌这里条件艰苦,不好好教书,总想着调出去,对教书没有热心没有责任心。 德恒隆人们生活贫苦,学校和清真寺往往是村里面最漂亮的建筑,前者是国家援助,后者是宗教信仰。然而漂亮的教室没有发展起很好的教育,除了师资安排上没有考虑到这边的实际情况,还有恐怕就是这边的经济和观念问题了。经济上的贫穷,使得村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其干活、赚钱来补贴家用,虽然现在义务教育不要花钱了,但看着孩子读书不干活吃白饭是不情愿的。再有就是观念问题了,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不如早点出去赚钱,当我们问到“读书读到像我们这样,不觉得很好么”,但对他们来说似乎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是顾及眼前为好。德一村马尔沙家经济条件算很好的了,大女儿现在19岁,老早不读书到果洛挖虫草去了,现在小女儿小学刚读完,也不准备让她继续读了,即将到果洛投奔姐姐,加入到挖虫草的大军行列,他们说挖一条可以卖到三四块钱,大一点的还要贵。一天晚上,无意读到小阿娜的一篇作文,不禁让我痛心不已: “我多么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我想读书……求你们不要叫我去挖虫草……”。 由于严重缺水,这边的卫生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不知道这边的孩子多久才会洗一次脸,蓬头垢面洋溢着憨憨的笑容是他们的常态。到了这边,为了不浪费老乡的水,我们连刷牙洗脸都自动缩减为一天一次,水在这边是很宝贵的资源。家里的被褥换洗,恐怕周期更要长,只有天气好的时候拿出来晒晒太阳,拍拍灰尘,一年最多洗两次。公共医疗卫生,村里面实施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按人头缴纳10元参合金,然后按一定比例可以报销部分医疗费用。目前,化隆县已有十多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缴纳现金1165520元,参加率达到了73.15%。 宗教信仰:村民皆信仰伊斯兰教,村里的清真寺也已经有百年历史,和富有浓郁阿拉伯特征的穹顶、塔楼的清真寺建筑不同,德恒隆这边的清真寺远远看去更像佛教寺庙,也没有绚丽的色彩,一律的土黄色,入到里面才能看得出是清真寺。相比云南省的帕西傣“傣回”,卡力岗藏回的信仰要更虔诚、更纯洁一些。帕西傣的阿訇谈到村民的信仰总是很痛心,村民很少有人很虔诚的每次都来清真寺做礼拜,每次都是推三阻四,找出各种理由,老人也不想来,冬天嫌冷夏天嫌热,在阿訇看来,这种不虔诚,来自于他们对教义的认识不深,导致行动上的敷衍了事;并且大人的态度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周末也经常不来清真寺上课。而在德恒隆,只要时间允许,每天都会准时到清真寺来作礼拜,不仅老人也有年轻人。着装上,帕西傣人平时连礼拜帽都不戴了,只在遇有集体活动时才会戴,德恒隆人从大人到小孩都会戴,一看就是回民。每天的礼拜是这里的回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伊斯兰教信仰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德恒隆的孩子们闲暇时到清真寺学习古兰经的热情也很高,我们调查的时候正是暑假,几乎每个下午都有很多孩子到清真寺学习古兰经,每个人捧着一本,有老师专门指导,朗朗读经。有的孩子很小就来了,问他们经文里讲的是什么意思,都羞羞得摇摇头。我想就和我们汉人以前私塾学古文一样,刚开始也是不懂先背起来的。 村民在阿訇的主持下学习《古兰经》、《圣训》,一生要修五功:认、礼、斋、课、朝。一天要做五礼,即晨礼、晌礼、哺礼、昏礼、宵礼。每个星期五下午举行聚礼,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举行会礼,伊斯兰教历9月是斋月,斋月内要把斋。清真寺的高音喇叭每天都响5次,叫人们到寺中祈祷。 风俗习惯:卡力岗,系藏语音译,意为“高山”、“雪山”。位于县城南部,由尕加山、尕吾山等诸山组成,顶峰海拔3579米。阿什努、沙连堡、德恒隆三乡均在卡力岗山上,故称那里的人为“卡力岗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的大部分群众信奉伊斯兰教,但他们在语言、服饰、生活、饮食习俗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藏族特色。 藏语是卡力岗穆斯林的母语,每个人都操一口标准、流畅的安多藏语,他们之间交谈皆用藏语,以前就连阿訇讲经也使用藏语,只是近年来,他们与外界交往频繁,成年男子大都学会说汉话,但内部之间交谈,还是用母语——藏语。而像小孩子、不出门的妇女,都听不大懂汉语,更不用说让他们讲、读、写,因此这个语言障碍,也造成了我们的这次调研的最大问题。这里的人们仍然和傣回一样,拥有三个名字,汉语名、教名和藏名,汉名书面用,学校用,公开场合用,经名清真寺礼拜用,藏语名则主要是乳名,用于口头称呼,因为听不懂,为我们所不大熟悉。这个和傣回还不一样,傣回的傣名是经常用在公众场合的,汉名倒是不大常用。这可能和藏回的有意避免“藏名”有关。 在服饰上,过去他们一律身着藏服。要不是头戴穆斯林白帽或盖头,定会把他们认成藏民。妇女的打扮更为别致:头梳藏式小辫,其上装饰着藏式银质头饰,然后戴上盖头。他们睡觉不用被子,皮袄解下便是。而现在,除部分成年男子冬天还有穿藏式皮袄者外,多已改着汉服。据德恒隆乡德一村的老人们讲,改着汉服是近50年间的事。相比傣回男士的汉化和妇女的傣式特征明显,卡力岗的藏回服饰则更接近典型的回族装扮,男士头戴白色礼拜帽,喜欢穿无袖坎肩,妇女穿着比较朴素,也少带各种饰品。可能出于自发的抵制,短期内能改变的,他们都尽量改变以达到和藏族的区别。比如这服装,但公允的讲,尤其是女孩子的服饰,藏族的要漂亮很多,不说各种装饰,单衣服的绚丽色彩也让人眼花缭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公众的舆论在联合抵制穿着藏族衣服,晚上看到小阿娜在偷偷的试穿姐姐在果洛给她买的藏族衣服,对镜自赏,开心无比。说是只能到果洛那边才敢穿,这边是不允许的,也让我别告诉妈妈。 卡力岗穆斯林的住房建筑风格,原来完全保留着藏族村落特征:单扇大门,屋内灶头连着炕。改革开放后,他们生活比过去好多了,每年都有修新房或改造旧房的人家,那种藏式风格的住房建筑越来越少。但从整体看,还是藏式建筑群。因为限于经济实力,新房屋的建造不是一时半会能达成的,因此在一些细部上还是能发现典型的藏式房屋的特征,比如院子中间往往还放着一块石头,这本是藏族院落当中竖立经幡的旗杆石,只不过旗杆没了,石头还在,可能也没有以前的功能了。还有院墙头的四角,往往还堆着白石头,这正是藏族的风俗习惯。卡力岗人居住的房屋与临近农区的藏族的民居结构、布局也很相似,高墙深院,对大门的修造很讲究,大部分有刻画和双层飞头。就连卡力岗人的清真寺也受到了藏式建筑风格的影响。 劳动分工上,卡力岗穆斯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藏族传统。比如背水、拾牛粪、晾晒牛粪等活计都是妇女们的专职,男人们从来不干这类活。背水桶和背水方式,也具藏族风格。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已改用毛驴驮水或人担水,但还是由妇女们承担。牛粪是卡力岗穆斯林的燃料之一,每当清晨牛群出圈后,每家的主妇便将圈内牛粪用背篓背到大门外,然后用手拍成饼状贴在墙壁上,待晾晒干后取下,备做燃料。这种晾晒牛粪的方法,同藏族妇女的做法如出一辙。卡力岗穆斯林的婚姻程序、文娱爱好,也保留着许多藏族习俗。以前在婚礼上,要用藏语唱藏族宴席曲,送亲、迎亲等程序,都和藏族一样。“拉依”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情歌,这里的卡力岗穆斯林也爱唱“拉依”,却不唱回族人民喜爱的“花儿”。藏族民间故事、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也在这里流传。而现在,卡力岗的回族极力避免其藏族特征,因此在这些习俗上也改变很大,现在婚礼就很汉化了,当然有其宗教特征。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文化站马站长还是唱起了当年聚会的藏语情歌,很好听。 藏族和卡力岗讲藏话的回族由于信仰的完全不同,两族的婚姻保持着严格的界线,几乎很少有通婚现象。这个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帕西傣是为维持本族生存发展和傣族通婚,而卡力岗藏回迁来这个地方,或者由于藏族原住民的外迁,或者由于部分藏族的同化而成为穆斯林,总之,很快,卡力岗的主体民族已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了。当心民族存亡的应该是剩下的藏族才对。由于信仰相同,卡力岗藏回和撒拉族通婚是允许的,其次是没有信仰的汉族,在遵守一系列的宗教禁忌的情况下也是允许通婚的,而信仰不同的藏族、回族通婚,确是很少有的。与外族婚配,却又改变信仰的,会被家族遗弃,视为被叛。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10/221411481516.shtml
- 青海西宁化隆县德恒隆乡牙曲村属于哪个派出所查看详情…
- 化隆县公安局群科公安分局、德恒隆乡派出所
- 详情回答:青海西宁化隆县德恒隆乡牙曲村属于哪个派出所隐藏详情
- 化隆县公安局群科公安分局、德恒隆乡派出所
- 属于化隆县德恒隆派出所,在德恒隆乡政府
- 德恒隆乡派出所管辖
- 藏族有信伊斯兰教的吗?查看详情…
- 卡力岗藏族中国信奉伊斯兰教的藏族之一支。俗称藏回。聚居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阿什努乡。该二乡古称“卡力岗”,当地人称“树儿湾”。据1986年统计...
- 详情回答:藏族有信伊斯兰教的吗?隐藏详情
- 卡力岗藏族 中国信奉伊斯兰教的藏族之一支。俗称藏回。聚居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阿什努乡。该二乡古称“卡力岗”,当地人称“树儿湾”。据1986年统计,现有约9000余人。日常生活中仍使用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操华锐方言。书写仍用藏文。 基本信息 今大多数兼通汉语,且宗教用语中有不少阿拉伯语词与波斯语词。饮食、丧葬习俗与中国各族穆斯林大致相同。唯用器仍保留藏族习惯,喜用铜制火锅、瓢勺,绘有龙型图案纹饰的碗盘。庆婚宴以藏语唱藏族宴席曲,以大马迎娶新娘。妇女仍善于背水,其桶大如缸,盛满河水足有60公斤,背水上坡,从容自如。居室建筑格局仍保留藏族村落特征。 宗教信仰 本系藏族聚居村落。相传清雍正十二年(1734)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华寺门宦创始人马来迟在传教活动中途经卡力岗准备乘船渡黄河…
城市信息
纳加村经纬度 |
|
经度:102.1681613691 |
纬度:35.994812218337 |
热门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