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8大秘密,连导游看了都懵,你知道几个?
来源: 北京旅游 | 时间:2016-11-17
来源: 北京旅游 | 时间:2016-11-17
颐和园
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
以杭州西湖为蓝本
汲取江南园林设计手法
而建成的大型山水园林
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好的皇家行宫御苑
更重要的是
这里还有很多神奇的秘密与传说
颐和园“福山寿海图”
有多少小伙伴儿知道颐和园里面暗藏着一幅福山寿海图呢?
根据七代皆为清代皇家建筑设计总管的样式雷的后人透露,当年为了给慈禧老佛爷祝寿而修建颐和园时,皇帝下令要在园林中体现福、禄、寿三个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巧用心思,最终完成了任务。
他设计了酷似寿桃的昆明湖,寿桃的歪嘴是偏向东南方向的长河闸口,寿桃的梗蒂是西北角西宫门外的引水河道。最令人称奇的是,斜贯湖面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沟痕。
湖中十七孔桥则被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
而万寿山下濒临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则恰似一只蝙蝠,振翅欲飞。蝠同福,寓意多福。
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明显地呈一个弓形,弓形探入湖面的部分,形成蝙蝠的头部。弧顶正中凸出的排云门游船码头,像是蝙蝠的嘴。
向左右伸展的长廊,恰似蝙蝠张开的双翼。东段长廊探入水面的对鸥舫和西段长廊探入水面的渔藻轩,适成蝙蝠的两只前爪。
而万寿山及山后的后湖,则共同构或了蝙蝠的身躯。
佛香阁未解之谜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在万寿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高41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为古代建筑中的精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三位清史专家在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时,意外发现了一张贴着两个黄签的图纸,这两个黄签上面分别写着“恭呈慈览”和“依旧式重建”,于是史学界关于佛香阁到底是9层还是3层的谜就此解开。
原来,佛香阁是乾隆皇帝参照杭州六和塔的样式而设计建造的,当时原本计划修建9层,但是当修到第8层时却意外倒塌,与此同时北海琉璃塔工地也发生了火灾,乾隆皇帝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于是就将原来的9层设计改成了3层设计。
可是,要说佛香阁最离奇的事,还得属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佛像与佛头的故事莫属。其实,现在颐和园佛香阁中的佛像并非本来就有,而是来自于鼓楼附近的寺庙。
佛像当年运来的时候并不完整,缺少了半个佛头。而在此之前的七十年代,曾从昆明湖中捞起半个佛头。于是就有人提议,试试两者能否合为一体,这一试不要紧,两者竟然真的严丝合缝。
一个是鼓楼附近寺庙的佛像,一个是昆明湖底的半个佛头,难道两者原本就是一体的吗?这个谜团至今仍未解开。
北京也曾有“黄鹤楼”
在昆明湖的南湖岛上,曾有一个与佛香阁南北对应的三层阁楼建筑望蟾阁(意为赏月最佳处),它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修建清漪园时仿照武昌黄鹤楼而建的。乾隆皇帝曾经十数次登临望蟾阁,并赋诗十四首。
但是,由于望蟾阁是在冬天施工建造的,所以在昆明湖注水之后,望蟾阁的地基开始逐年下沉,最后乾隆皇帝不得不在望蟾阁建成后的第十九年,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就对望蟾阁进行大修。
由于望蟾阁的体量太大,加之自身重量难以承受昆明湖的风力,最终它还是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寿终正寝了,被嘉庆皇帝拆改为今天小伙伴们儿见到的一层的涵虚堂。望蟾阁从建成到拆除仅仅存在了59年。
而现在的黄鹤楼,也早已不是乾隆皇帝当年仿建的三层黄鹤楼了,而是被移址改建后的五层黄鹤楼。好在乾隆朝宫廷画师张廷彦所画的《万寿庆典图》留下了当时望蟾阁的原貌,让我们能够一睹它的真容。
可惜的是,由望蟾阁拆改的涵虚堂,最终还是没躲过英法联军的大火。现在大家看到的涵虚堂是光绪年间在原址上复建而成。
中国最奇特的建筑
国人曾在国外发现一张中式建筑的老照片,拍摄时间为1860年10月18日,正是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日子。由于照片的作者早已不在人世,所以人们习惯性地把它归为圆明园中的建筑。
但是,史学专家们查遍圆明园的档案,也没有找到跟这座建筑有关的信息。后来,他们开始把目光锁定在颐和园,最终确认这座奇特的中式建筑就是颐和园传说中的昙花阁。那么,在颐和园的众多亭台楼阁中,为什么说它最奇特呢?
我们看一下它的造型就知道了。昙花阁及台基、外墙均为六角星形,周围环绕有六座牌楼,牌楼之间有番草纹宇墙相连,转折处设有上置佛堂、嘛尼杆的八方须弥座六座。这种环形中心集中式构图是佛教曼陀罗图式的再现,凸显了昙花阁的宗教山林气象。
那么,昙花阁的具体位置是在颐和园的哪里呢?其实就是现在景福阁所在的位置,可惜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派样式雷雷廷昌负责重修设计,他在完成对昙花阁遗址的勘测之后,提出了两个方案。方案一,延续原来的星形平面,阁由三层改为一层,周边的宇墙、栅栏门、须弥座等延续勘测时的格局和样式。方案二:较方案一更为简化,周边仅保留宇墙,栅栏门和须弥座均不延续。
但是慈禧太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喜欢赏月,也喜欢看雨景,之前昙花阁的样式显然不适合她的要求,于是她就否决了样式雷的两个方案,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昙花阁原址上修了一座景福阁。
景就是大的意思,景福就是大福,因为当时慈禧太后已经年老,所以她希望的是福和寿,所以就叫景福阁。而在景福阁下面还有一个小院,叫益寿堂。
颐和园“水牢”传说
站在万寿山上向昆明湖西南方看,会发现西堤以西的湖水当中有一座孤岛。这里常年封闭,无路可通,冬天如果踩着冰过去,可以发现岛上有两道高大的围墙。
传说,这里以前曾是颐和园的秘密水牢,专门关押不听话的宫女和太监。现在的这里早已成了一片废墟,关于水牢的传说也就成了悬案。那么这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孤岛过去究竟是怎样的?以前真的有水牢吗?
答案是没有。因为过去这里是一直是禁区,没有人去过,所以人们对这个建筑究竟是干什么的便产生了猜疑,久而久之就有了水牢的传说。
其实,这座孤岛——治镜阁岛——是昆明湖中的三座大岛(南湖岛、藻鉴堂岛和治镜阁岛)之一,而岛上的建筑就是著名的治镜阁,它曾与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和南湖岛的望蟾阁三阁鼎立,是颐和园的三大制高点之一。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颐和园前身)时,治镜阁因孤悬湖中心而免遭厄运,但是也被炮轰了一番。到1886年慈禧太后命人重修颐和园时,治镜阁已经由于年久失修而变得破败不堪,再加上财力匮乏,当时的清廷不仅无力修复治镜阁,而且还不得不将阁上的部分木石构件拆下,去营建园内的其他建筑,治镜阁就此废弃。
晚清到民国的数十年间,治镜阁两重城墙外面包砌的城砖也逐渐被附近的农民拆用殆尽,只剩下现在大家所能看到的夯土墙芯了。只有一块乾隆御题的“蓬岛烟霞”石额幸存至今,前几年已经被颐和园的文物部门异地保护了。
颐和园曾高楼林立
去过颐和园的小伙伴儿,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颐和园不仅地方大,而且古建筑很多很高大。可是你们知道吗?在150多年前,颐和园里的建筑不仅比现在多得多,也高大得多。
这得先从颐和园六座城关中最大的一座文昌阁说起。现在的文昌阁是光绪年间重建的,约10米高的城台上建有一座二层重楼,平面呈十字型,中央为歇山顶,南北卷棚勾连搭,重楼四角建有四座小亭,作为主楼的陪衬。
既然是重建,那么以前的文昌阁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150多年前的文昌阁是一座三层楼阁,装饰比现在更为精美,而且上面还放置有一座西洋大钟。
可惜的是,文昌阁的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坏,只残留下城台,直到后来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时才将其改建为现在看到的上下两层。
当时由于财政原因,重修颐和园时,园内的很多高大建筑都被改建成了相对低矮的建筑,比如前文说过的两层的昙花阁被改成了单层的景福阁。除此之外,也有很多高大的建筑完完全全的消失了,比如前文提到的治镜阁和西堤上的景明楼等。
烧不着的宝云阁
颐和园内有一座特殊材质的建筑,名叫宝云阁。为什么说它材质特殊呢,因为其他的建筑基本上都是砖木结构的,而只有它是由黄铜制成的。有人说,宝云阁之所以没有被英法联军烧毁,就是因为它的黄铜材质。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跟据当时留下的一些资料显示,当时保存完好的建筑不仅只有宝云阁,整个万寿山西部的很多建筑也都保存完好。
而且,如果宝云阁能够保存下来的原因是它的黄铜材质,那么那些木结构建筑为什么也能在大火中保存下来呢?在东部建筑几乎荡然无存的情况下,为什么西部的一些建筑却又保存完好呢?
这些问题困扰了人们很多年,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最后,人们只能从风向上来进行合理地推断。
当时英法联军攻入颐和园的时候是10月份,风向应该是由西向东吹,当时放火时是以佛香阁为中心的,所以根据风向,处于下风向的东部建筑应该烧毁较多,而处于上风向的西部建筑则相对烧毁较少。
看不见的警戒线
颐和园中最美丽的风景,非昆明湖莫属。早在明朝时期,这里就是一处风景胜地。每年3、4月份,当地百姓都会来这里来踏春赏景。直到后来乾隆皇帝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修建了皇家园林清漪园。
不过,在清漪园建成之后,乾隆皇帝并没有在园子四周修建围墙,也没有派重兵把守,所以当地的老百姓仍然可以到这里游玩。
不过,这些老百姓只能在“警戒线”以外观赏游玩,一旦跨越“警戒线”,就会被抓去蹲大狱。那么,这条“警戒线”究竟在哪儿呢?
其实,就在今天的廓如亭。廓如亭以东,不设任何限制,当地老百姓可以随意游玩。而廓如亭以西至十七孔桥、南湖岛都是皇家禁地,不是老百姓们想去就去的,否则要付出代价。
- END -
来源:北京新鲜事儿(ID:bj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