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扯断了自己的肠子,他带着六千人赴死丨这些湖南人和事,你必须知道
来源: 湖南旅游订阅号 | 时间:2016-11-23
来源: 湖南旅游订阅号 | 时间:2016-11-23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他和他的师
或许你会好奇,张闻天是谁,但我不想去解释,今天的主角,也不是他。
今天给大家讲一位长沙人的故事,在红军的历史上,他唱不了主角,也不是重要配角,在军队编制上看,他也只是不大不小,一师之长。
在人生经历上,他尚且活了29岁,倒在了长征的路上,缺席了往后的太多战役。
可是,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和那六千子弟兵的浴血奋战,或许连之后的长征,都没了吧。他和他的红三十四师,几近全军覆没。
在电视剧《长征》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刚刚从死人堆中渡过湘江的毛泽东,坐着担架,一面询问着湘江突围战后的红军军情,一面频频找王稼祥、张闻天等人谈话,关注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同时一再地感叹着:“我的三十四师!我的三十四师!”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这个三十四师,这个陈树湘,究竟是什么存在,能令毛主席一再感叹。
陈树湘,湖南长沙人,少年时期结识毛泽东等一批湖南早起革命活动家。
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三十四师担任全军后卫,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是最后一道保险。
也许我难以通过几个文字让你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经历了些什么,我只能通过一些数据告诉你,他们不仅悲壮,更是伟大,在完成任务之前,他们连牺牲都不敢。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湘江之战中,红三十四师用一师之力,六千余人的兵力,挡住了敌人十倍于己的兵力,四天五夜的进攻,掩护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和主力红军渡过湘江。
当最后一支部队渡过湘江,红三十四师仅剩千余人,这时,湘江沿岸各个渡口已完全被敌人封锁,后路被断。
陈树湘在率部突围时,身受重伤,为掩护余部撤离,留下断后,被俘获。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当行至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附近的将军塘自然村后时,陈树湘乘敌不备,咬紧牙关,忍着巨痛,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抠出肠子,使尽全力,大叫一声,绞断肠子,壮烈牺牲。
对于陈树湘来说,断肠不是一个形容惨烈的文学词汇,而是一个,崇高的选择。他践行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陈树湘只是为新中国成立英勇献身的一份子,红三十四师所属的第五军团尚且在两年后河西走廊的高台全军覆没,红三十四师,或许也并不是那么起眼。
在新中国成立的道路上,这么多浴血悲歌,能被广为传颂的终是少数,可你再次看到那破草鞋后,还能笑得出吗?就是那双破草鞋,走出了新中国的胜利之路、崛起之路!
这些人这些事,不该被遗忘,也不能被遗忘。庆幸也是万幸,如今还有人在坚持讲述着“陈树湘”们的故事,在长沙就有这么一个人……
长沙伯瑜博物馆
这家民间博物馆,藏着500万个红色故事
傅伯瑜是一位私人收藏家,他花33年时间收藏了近500万件红色藏品,其中有关毛泽东著作、文献等150余万册(件)、毛泽东像章300万枚、革命历史实物20余万件。
2005年,他在现天心区南托街道牛角塘村建立起一个1万余平方米的红色博物馆。2010年8月正式注册成立“长沙伯瑜万福源博物馆”,并免费对外开放。他的红色博物馆被为“中国红色第一馆”,他被誉为“中国民间红色收藏第一人”。
▲朱德在长征过程中用过的手枪
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有着属于它们的故事,而收集这些红色藏品的过程里,也发生了太多故事。为了收集毛选孤本,傅伯瑜与其藏家谈判了80多天,最后才用了一件非常珍贵的藏品以物换物才将这本书收到手。
▲镇馆之宝——1944年5月出版的首部《毛泽东选集》
再看文章开头那句“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我们难以想象革命先烈为了构建理想的生活,究竟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但我们能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他们的浴血斗争。
地址:长沙县暮云镇牛角塘皇凤坡组
门票:免费
·End·
编辑丨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