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关于它的这些知识你了解吗?
来源: 福建旅游 | 时间:2016-12-03
来源: 福建旅游 | 时间:2016-12-03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你还会背吗?除了立秋吃西瓜、立冬吃饺子,你对二十四节气还有哪些了解?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那么,“二十四节气” 咋就这么准?
许多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二十四节气”这么灵验?一到立秋天气马上转凉呢?
这得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说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早在公元前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开始观测天气和气候,最早采用土圭观测四季日影长短,创立了年月日时计时系统,殷商时已采用干支记日。在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
到了周代,出现了“一年分七十二候,以五天为一候”的表示时序的方法。战国时期,根据月初月中的天文景象和鸟兽莩尾、羽毛变化等知识,将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个区间。战国后期《吕氏春秋》一书的“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表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记录。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 人们发现,气候的变化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只要按照这个规律安排农牧业生产,就能取得趋利避害的效果。于是,节气的划分也就逐渐丰富、完善和科学。
作为一种传承下来的文化,人们在每个节气都会有相应的文化习俗活动。那么,民以食为天,节气美食有哪些呢?往下看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这些——
此前,中国已有30项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目前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限于篇幅,这里就挑选其中的一些,供大家欣赏。
△昆曲/2001年5月入选
△古琴艺术/2003年11月入选
△中国剪纸/2009年10月入选
△端午节/2009年10月入选
△中国篆刻/2009年10月入选
△中医针灸/2010年11月入选
△中国皮影/2011年11月入选
△中国珠算/2013年12月入选
来源:中国旅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