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蚂蚁与蝉:非标住宿行业“等风来”

来源: 新疆旅游学会 | 时间:2017-07-29

客栈民宿受到游客的追捧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蚂蚁与蝉》:在丰收的秋天,蚂蚁辛勤地储备过冬的食物,蝉则在纵情玩乐,炫耀自己的歌喉舞姿。寒冬来临,蚂蚁因为积累了足够的粮食,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而蝉却冻死在春风来临的前一刻。
  
  共享经济带来的住宿分享,或称为非标准住宿(以下简称“非标住宿”),正在改变着中国旅游业。1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即今年85号文,首次点名“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将在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这一点名,意味着非标住宿行业终于走出政策模糊地带,得到了“准行证”。
  
  然而,在非标住宿行业聚集的互联网“江湖”,资本的冬天似乎来得比预想的猛烈,特别是对于O2O(线上到线下)企业来说,寒冬的日子并不好过。起源于共享经济的非标住宿行业,又该如何挨过这个冬天?
  
“互联网+旅游”让非标住宿行业更进一步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鼓励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在线旅游3.0时期的下一个巨头,极可能诞生在非标住宿行业。
  
  非标住宿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短。途家网、蚂蚁短租、小猪短租、木鸟短租等占据行业一席之地的平台,都在2011年后陆续上线。然而,非标住宿行业引起大众关注却始于今年7月。
  
  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打造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新支点,提出需要挖掘旅游消费新热点,从而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租车等“互联网+”新业态的准入和经营许可。紧跟政策的,是美国非标住宿巨头Airbnb在8月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终于,在国内历经4年曲折发展的非标住宿行业,终于打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两个大热标签,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行业初期,非标住宿被理解成是传统住宿的补充:主要为求学、求医、求职的流动人员提供短期住宿。这时期,各大平台上的房源也主要集中在火车站、大学、医院、商圈周围,床位、单间是房型主流。但是很快,一些敏感的非标住宿平台开始涉足旅游住宿市场。这其中又以蚂蚁短租的转变最为彻底:下线所有床位、单间等非整租房源,开拓旅游目的地周边房源,全面升级成为全家出游型游客的短租平台。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试水,表面上并没有影响到处于黄金发展期的在线旅游市场,但实质上却是在看似已触到天花板的OTA(在线旅游提供商)市场,硬生生掘开了一个口子。
  
  回顾中国在线旅游发展史,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99年至2008年处于跟团游阶段,这一时期游客停留在基本的旅游观光需求;2009年至2013年是探索自由行阶段,休闲旅游需求增长,游客开始探索个性化旅游;2014至今则是深度体验本地生活和文化的阶段,度假旅游需求增长,游客开始自发探索本地生活。
  
  与在线旅游发展相呼应的,是国内OTA巨头的诞生记:1.0时期,携程旅行网代表的“鼠标+水泥”模式站到风口之巅:立足于传统旅行服务公司的盈利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占据信息资源优势,通过整合供求双方的资源获得盈利。2.0时期,是以去哪儿网为代表的垂直细分市场的天下,产品碎片化、游客可以灵活组合,这也正是自由行能在国内长足发展的基础。
  
  而在3.0时期,游客开始更加注重在旅游目的地的深度体验,个性化、体验化、多元化都成为旅游体验的诉求,因此,各大OTA推出了各种“个性游”“专线游”,但对旅游住宿的多元化探索却显得迟滞,这无疑为已开始布局旅游住宿市场的非标住宿行业带来了机会。
  
共享经济成为资本追逐的下一个“风口”
  
  随着Uber和Airbnb等入华先行军纷纷遭遇“本土化”魔咒,不少人心存疑惑,共享经济在中国真的行得通吗?
  
  2015年最受资本青睐的概念,无疑是共享经济。与O2O当年的盛景相似,各行各业都试图和这个资本新宠扯上关系:打车服务、租车领域、闲置物品交易,到处都能看到共享经济的身影。
  
  事实上,共享经济并不是多新奇的概念,通过将闲置资源转让及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获得收益,共享经济每天都在发生。
  
  与共享经济兴起相关的,是对大环境下经济形势的判断。参考共享经济发展较早的欧美国家的经验,可以发现通常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共享经济才会得到发展。工作难找钱难挣,买东西精打细算,尤其是经济下行和物价高走,成为了许多人选择“共享”的原因。
  
  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传统企业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互联网改造的双重压力,资本寒冬也笼罩在互联网行业特别是O2O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共享经济领域似乎成为资本谋求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择优之选。与Airbnb在华破局不利相反,2015年,蚂蚁短租等几个规模较大的非标住宿平台都收获了长足发展。2014年至2015年,蚂蚁短租用户订单量增长率超过400%,达行业平均值的两倍以上。
  
  对这样的反差,蚂蚁短租CEO申志强解释说:“Airbnb进入中国,其实对促进国内非标住宿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帮助。通过Airbnb的入华,对市场进行了‘教育’,国内非标住宿市场才会进一步扩大。不过,国内非标住宿行业有着割舍不掉的中国特色,如大量的闲置房源分布在二三线城市、闲置房源所有者多在35岁以上、国人对房屋整体分享和部分共享的接受程度不同、全家出游时的需求更加多元和复杂,都会让Airbnb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复制美国模式,所以短期内不会对国内的非标住宿平台造成业务上的冲击。”
  
  正是因为紧紧扎根在国情的基础上,国内非标住宿行业才会在资本紧缩的寒冬,凭借着4年发展积累下的商业模式,过上一个“暖冬”。
  
非标住宿依然“道阻且长”
  
  如果说在这次O2O寒冬中,非标住宿行业依靠4年的积累摆脱了“蝉”的命运,那么接下来,就要看是谁能熬过这个仍没有转暖迹象的寒冬,成为迎接春天的蚂蚁了。
  
  既得到了政策扶持,又得到了资本认可,国内非标住宿行业似乎进入到了一个花团锦簇的美好时代。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信任体系、市场教育、管理模式,可算是国内非标住宿行业发展头上的三座大山,而前两点,则是共享经济在各领域发展时遇到的共同难题。相较国外完善的征信体系,国内完善的信用体系建立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只能随着立法的不断完善和行政执法的加强得到解决。
  
  市场的教育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非标住宿在国内刚兴起,而在欧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外的旅游住宿市场中,酒店和短租几乎各占一半。虽然国内短租市场还远未达到这个渗透率,但从在线旅游市场、酒店市场和度假市场的规模和增速中可以看出,短租行业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有业内人士指出,管理模式和运营重点的不同,才是未来2到3年间,国内非标住宿市场发生变化、分出不同梯队的原因。
  
  目前,国内的非标住宿平台可分为以途家为代表的B2C(企业对个人)模式,和以蚂蚁短租、小猪短租、木鸟短租等为代表的C2C(个人对个人)模式。C2C平台也各有特色,有明显的标签:家庭游首选蚂蚁短租、人情味儿小猪短租、特色游木鸟短租等。虽然模式各有利弊,但就今日而言,C2C模式更被资本看好。
  
  一方面,C2C更“轻”,发展模式容易探索和复制,而B2C重资产的模式很难复制。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主力军已不再是只重视实用性的老一辈,“千禧一代”游客开始探索和体验更新鲜、更好玩的经历。相比更强调产品服务统一性标准化的B2C模式,C2C正好可以满足“千禧一代”旺盛的好奇心。
  
  “不论市场和资本怎样看待非标住宿市场,我们还是会更用心地打磨产品。”申志强说。在他看来,蚂蚁短租几乎与国内非标住宿行业同时发展,经历过行业的高起低落,也经历过资本的热衷与唱衰。非标住宿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已无需展望,更应该回归原点,低调打磨产品。“Airbnb入华受挫,证明了资本在国内房屋分享领域并不占绝对优势,谁更能抓住游客的多元需求,给予其更好的产品体验,才是非标住宿行业破局的关键。”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
了解更多
公众号相关信息